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寒地观赏蔷薇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23:04

  本文关键词:寒地观赏蔷薇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寒地 观赏蔷薇 观赏特性 园林应用


【摘要】:观赏蔷薇种类繁多,观赏价值高,景观效果良好,且适应性强,是城市园林绿化中重要的应用类群。但目前的研究大部分着重于对蔷薇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调查、形态学及果实营养性状评价,而对其在园林应用方面的研究甚少。全国各地的园林绿化中利用的观赏蔷薇基本局限在月季、玫瑰等少数蔷薇属植物中,尤其是受气候条件限制的寒地城市,园林绿化材料相对较少。寒地月季是我们课题组培育出的可以在寒冷地区露地越冬的品系,但很多现代月季品种无法在寒地露地越冬,每年防寒越冬前需进行修剪,株型也会随着栽培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大力开展寒地观赏蔷薇的野生资源收集和抗寒性良种选育工作,结合其在寒地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加强寒地观赏蔷薇在园林应用上的研究力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测、比较分析、归纳演绎和实例例证的方法对观赏蔷薇的观赏特性及在寒地园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查阅了蔷薇属植物的研究现状,挖掘了观赏蔷薇的传统文化意蕴和意境的表达,并整理出北方观赏类蔷薇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其次,对寒地部分野生蔷薇、现代月季和寒地月季等观赏蔷薇的观赏性状及其形态指标进行实地观测并对所记录的数据做出比较和分析,总结出观赏蔷薇在寒地的栽培技术。再次,结合色彩学原理,提出观赏蔷薇在寒地园林中的景观配置方法及与其它园林要素搭配的合理配置模式,总结观赏蔷薇在寒地城市不同绿地类型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齐齐哈尔梅里斯区植物园的设计,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今后具有地域性的观赏蔷薇园林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本文通过对寒地观赏蔷薇的观赏特性及在园林中的应用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研究,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挖掘观赏蔷薇的传统文化意蕴,其具有“爱与美”、“圣洁”、“和平”、“长春”、“顽强”、“富贵吉祥”等象征意义。根据观赏蔷薇的象征意义、相关的诗词画作及对国内外花卉节事活动的总结,提出利用观赏蔷薇构筑清幽空间、儒雅空间、华丽空间、活跃空间和芳香空间等不同园林空间类型的特点及植物配置模式,以及分别为按生态习性、传统文化寓意、意境的配置方法营造观赏蔷薇景观。(2)经过调查研究,得出观赏类蔷薇属植物在寒地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栽植数量较多,应用范围较广。总结出观赏蔷薇的观赏性状主要为株型、花、果、枝、叶等特征部位,并选取寒地观赏价值较高的10个野生蔷薇种类、20个现代月季品种,以及30个寒地月季品系进行实地观测,发现蔷薇属植物多为灌丛或藤本植物。野生蔷薇属植物的枝条姿态多为半直立型,占总数的40%;现代月季中杂种香水月季以直立型居多,丰花月季多呈半匍匐状生长,藤本月季的株高最高、冠幅最大;寒地月季普遍为半直立型,占总数的36.66%。观赏蔷薇的花型多样,包括平展、杯状、突心状、坛状、球状、莲座状、四分莲座状和绒球状;花色丰富,以红、粉、黄、白四个色系为主。观赏蔷薇的观赏部位以花和果为主,观赏期集中在4~11月,其在寒地的防寒越冬措施主要为搭设防风屏障、根部堆土和包裹树冠。(3)在提出观赏蔷薇在寒地园林中的应用要遵循适地适树、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色彩调和效应和色彩心理效应在景观配置中的应用,整理不同色系的观赏蔷薇在寒地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和景观效果。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观赏蔷薇在景观配置中背景的最小高度和最小宽度,以及背景颜色的最佳范围为黄绿色至蓝绿色。据此,提出观赏蔷薇在植物景观中适宜作主景,背景以枝下高较低的常绿乔木为最佳,及观赏蔷薇配置的艺术手法。总结观赏蔷薇与其它园林要素相结合的形式,以及其在寒地城市的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和专用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中的应用。(4)将课题的研究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论证,参与齐齐哈尔梅里斯区植物园项目的设计,利用观赏蔷薇与多种园林要素相结合,形成了较好的景观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以期为今后观赏蔷薇在园林绿地中的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寒地 观赏蔷薇 观赏特性 园林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685.12
【目录】:
  • 摘要10-12
  • 英文摘要12-15
  • 1 引言15-26
  • 1.1 研究背景15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5-16
  • 1.2.1 研究目的15-16
  • 1.2.2 研究意义16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16-19
  • 1.3.1 观赏蔷薇16-17
  • 1.3.2 寒地城市17
  • 1.3.3 植物造景17-18
  • 1.3.4 专类植物景观18
  • 1.3.5 植物的观赏特性研究18-19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19-23
  • 1.4.1 国外研究进展19-21
  • 1.4.2 国内研究进展21-23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23-25
  • 1.5.1 研究内容23-24
  • 1.5.2 研究方法24-25
  • 1.6 研究技术路线25-26
  • 2 观赏蔷薇的传统文化意蕴及对景观营造形式的影响26-37
  • 2.1 观赏蔷薇的传统文化意蕴26-32
  • 2.1.1 观赏蔷薇的象征意义26-29
  • 2.1.2 观赏蔷薇相关的诗词歌赋29-30
  • 2.1.3 观赏蔷薇相关的美学画作30-32
  • 2.2 观赏蔷薇的花卉节事活动32-33
  • 2.2.1 观赏蔷薇的国外花卉节事活动32
  • 2.2.2 观赏蔷薇的国内花卉节事活动32-33
  • 2.3 传统文化对观赏蔷薇景观营造形式的影响33-36
  • 2.3.1 观赏蔷薇构筑园林空间的类型33-34
  • 2.3.2 观赏蔷薇营造景观的方法34-36
  • 2.4 小结36-37
  • 3 寒地观赏蔷薇种质资源及观赏特性调查37-67
  • 3.1 北方观赏蔷薇种质资源的搜集与调查37-42
  • 3.1.1 蔷薇属植物概述37
  • 3.1.2 观赏蔷薇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37-40
  • 3.1.3 观赏蔷薇的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40-42
  • 3.2 蔷薇属植物观赏性状的评价指标42-50
  • 3.2.1 植株形态42-43
  • 3.2.2 花43-47
  • 3.2.3 叶47-49
  • 3.2.4 枝49-50
  • 3.2.5 果50
  • 3.3 部分观赏蔷薇在寒地的观赏特性调查与分析50-64
  • 3.3.1 野生蔷薇属植物50-53
  • 3.3.2 现代月季53-58
  • 3.3.3 寒地月季58-64
  • 3.4 观赏蔷薇在寒地的栽培技术64-66
  • 3.4.1 水肥管理64-65
  • 3.4.2 修剪65
  • 3.4.3 防寒越冬65-66
  • 3.4.4 病虫害防治66
  • 3.5 小结66-67
  • 4 寒地观赏蔷薇的景观配置及园林应用67-89
  • 4.1 观赏蔷薇在寒地园林中的应用原则67-68
  • 4.1.1 适地适树原则67
  • 4.1.2 生态性原则67
  • 4.1.3 艺术性原则67
  • 4.1.4 文化性原则67-68
  • 4.1.5 经济性原则68
  • 4.2 寒地观赏蔷薇在景观配置中的色彩运用68-74
  • 4.2.1 色彩调和效应在景观配置中的应用68-69
  • 4.2.2 色彩心理效应在景观配置中的应用69-72
  • 4.2.3 寒地观赏蔷薇的色彩分类及应用72-74
  • 4.3 寒地观赏蔷薇的景观配置74-78
  • 4.3.1 观赏蔷薇在寒地植物景观中的角色定位74
  • 4.3.2 观赏蔷薇的景观配置参数74-76
  • 4.3.3 观赏蔷薇配置的艺术手法76-78
  • 4.4 观赏蔷薇与其它园林要素的结合78-85
  • 4.4.1 观赏蔷薇与其他植物的配置78-80
  • 4.4.2 观赏蔷薇与地形的结合80-81
  • 4.4.3 观赏蔷薇与建筑和小品的结合81
  • 4.4.4 观赏蔷薇与山石的结合81-82
  • 4.4.5 观赏蔷薇与水体的结合82-83
  • 4.4.6 观赏蔷薇与园路的结合83-85
  • 4.5 观赏蔷薇在寒地不同绿地类型中的应用85-88
  • 4.5.1 公园绿地85-86
  • 4.5.2 居住区绿地86
  • 4.5.3 道路绿地86-87
  • 4.5.4 专用绿地87-88
  • 4.6 小结88-89
  • 5 齐齐哈尔梅里斯区植物园景观设计89-101
  • 5.1 项目概况89
  • 5.2 设计原则与目标89-90
  • 5.2.1 设计原则89-90
  • 5.2.2 设计目标90
  • 5.3 植物园总体设计90-92
  • 5.3.1 总体布局90-91
  • 5.3.2 景观构架91-92
  • 5.4 植物园分项设计92-100
  • 5.4.1 观赏蔷薇在入口景观中的应用92-94
  • 5.4.2 观赏蔷薇专类园景观94-96
  • 5.4.3 观赏蔷薇与宿根花卉的结合96-97
  • 5.4.4 观赏蔷薇在林下空间的应用97
  • 5.4.5 观赏蔷薇在道路景观中的应用97-98
  • 5.4.6 观赏蔷薇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98-99
  • 5.4.7 观赏蔷薇与设施小品的结合99-100
  • 5.5 小结100-101
  • 6 讨论101-103
  • 7 结论103-105
  • 致谢105-106
  • 参考文献106-11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晔春;徐方芳;;唐诗花园——跟着唐诗去赏花 连载七:蔷薇篇[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8年01期

2 朱智明;;野蔷薇果的综合加工利用[J];现代化农业;1991年11期

3 邵则夏;;蔷薇的开发利用[J];云南农业科技;1991年06期

4 张建芳,任朝晖,常霞;美蔷薇果酒的研制[J];保鲜与加工;2003年06期

5 杨倩;;蔷薇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浙江林业;2006年10期

6 张彦海;贾正明;杨建江;;野蔷薇果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J];生物学杂志;1990年02期

7 张素芳;胡书红;;蔷薇种子催芽方法初探[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薛其勤;李美芹;刘建民;曹帮华;吕金浮;裴华丽;刘永光;乔宁;;蔷薇新品种‘鲁硕红’的选育[J];山东林业科技;2013年01期

9 刘士侠;新疆野生蔷薇果资源[J];新疆林业;1994年03期

10 迪丽努尔·马力克;毛居代·亚尔买买提;阿孜古丽·木阿赛力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野蔷薇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食品科学;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原作 Edward Bent;蔷薇果产业发展快[N];中国花卉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天姝;寒地观赏蔷薇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2 刘建民;“复瓣玫瑰红”蔷薇的快繁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9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009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3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