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浅谈中国水墨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表现

发布时间:2017-10-15 01:02

  本文关键词:浅谈中国水墨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表现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艺术 水墨艺术 城市


【摘要】:中国水墨艺术和城市公共建筑原本是两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但本文以水墨传统元素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画水墨元素传统美学观念的传承,强调中国画传统美学中,水墨意境、格调布局和气韵风采,同时表现了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关于中国画水墨元素的应用表现。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公共艺术 水墨艺术 城市
【分类号】:TU984.11
【正文快照】: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聚集,形成城市化的格局。人们需要交流和沟通,就必须更加建设完善的城市体系。回顾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文化脉络,透析城市公共艺术与公众、环境和文化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然,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环境,以及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孟潮;钱学森与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J];科学中国人;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韵;;仿古与生态园林之典范——成都“芙蓉古城”园林设计特色解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2 苏勇;内与外的限制——合肥东方国际会议中心设计[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3 黄超;;风景区出入口道路沿线地区控制规划浅析——以九华山佛光大道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4 刘晓晨;宋磊;;作为户外游憩空间的名胜古迹的设计营造研究——以青岛崂山太清游览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5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余振齐;;当下:我们能艺术化生存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刘玉;;魏晋女性与“越名教而任自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王见楠;;美,无处不在——自然美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李慧;;浅议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禅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张育甲;;浅析中国油画中意境的构成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晓;王芳;;王辛笛诗歌的禅学意蕴[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4 周静雨;;寻找普鲁斯特笔下的自然景色美[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晓昱;科学与艺术的联姻:水墨动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贾雪霞;“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秀廷;论生命哲学的武术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磊;论中国传统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意境之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帆;从“意境说”的视角谈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柴红霞;文人画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丰果;滇池沿线三段一域的特色景观研究滇池沿线高海公路段、海埂段、呈贡段、六甲区域的特色景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乔珂;“透”——从中国传统镂空器物到现代“透明”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汇一;;建设部加快制定《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J];城市规划通讯;1994年23期

2 汤若;我们的设计为何不中标[J];重庆建筑;2005年08期

3 李峥嵘;王晶晶;黄继红;;自然通风技术在现代城市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上海节能;2005年05期

4 钟旭东;刘盛开;;建筑环境色彩探源[J];艺术教育;2006年04期

5 姚东峰;;浅议弱电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2006年18期

6 蒋涤非;;建客沙龙·志[J];中外建筑;2007年05期

7 张文山;张迪妮;;浅析城市建筑的存在形态[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1期

8 丁永园;;武汉城市建筑文化之沿革[J];新建筑;1992年03期

9 蔡长赓;建设部印发《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试行办法》[J];住宅科技;1995年11期

10 刘松茯;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与内涵[J];新建筑;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辛;;城市建筑和艺术的随想[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学术文集[C];2000年

2 黄鸿仪;;漫议城市建筑的创意与个性化[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3 张建辉;徐振宇;;浅谈城市建筑的立体绿化[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4 李元哲;许杰;王屹南;;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城市建筑的一体化[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杨永春;;中国西部城市建筑视角人居环境——兰州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刘铁峰;;当前城市建筑规划的个性缺失[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世雁;杨束芳;;城市技术体系的异化与生态城市建设[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江亿;;华北地区大中型城市建筑采暖方式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贾晓空;;城市建筑呼唤阳光沐浴[A];全国住宅工程太阳能热水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莹;;凛然,,摩天楼——城市建筑的显性复杂与隐性矛盾的反思[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中宙;我市公布首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城市建筑与街区保护项目名单[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 粘学光;王学仲:城市建筑需要时代美感[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通讯员 张光武;不应提倡城市建筑的唯美主义[N];联合时报;2004年

4 记者 英涛;打造唯一性标志性经典城市建筑[N];保定日报;2010年

5 陈城;苏州为城市建筑“身高”定标尺[N];建筑时报;2009年

6 王雅君邋张茁;打造城市新名片[N];吉林日报;2007年

7 全国政协委员 民盟宁夏区委会主委 安纯人;我国城市建筑“短寿命”问题值得重视[N];团结报;2010年

8 陈晶晶;如何看待城市建筑“短命”现象[N];法制日报;2006年

9 Richard Hywel Evans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没有灵魂的迪拜城市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杨文浩;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的应用[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贾荣香;自然观视角下中美城市建筑文化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童乔慧;澳门城市环境与文脉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D];东南大学;2005年

4 YASSAR KHADOUR(高龙);大马士革非正式聚落蔓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陈景衡;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文燕;低碳背景下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实践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7 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荣发;十九世纪澳门的城市建筑发展[D];暨南大学;2001年

2 陈泽成;从澳门城市建筑看中西文化交融[D];厦门大学;2002年

3 赵武征;现代城市建筑中的复合公共空间设计[D];重庆大学;2004年

4 彭云;浅析色彩在城市居住建筑中的发展与应用[D];南昌大学;2005年

5 符静;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烟台城市建筑特征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6 陈华;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7 孙浩章;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定位与视觉设计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龚明;城市建筑水环境设计手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卢薇薇;小尺度街区城市空间构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孙建华;我国现代城市街道公共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4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034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