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广东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23:20

  本文关键词:广东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广东 东莞 传统村落 景观


【摘要】:东莞地区传统村落朴实的乡土风貌、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景观空间形态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并且受历代人口的迁移、自然地理地貌以及人文景观的影响,形成空间形态多样、功能多样、文化多样的村落环境。本研究以东莞的九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与资料搜集,运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探讨东莞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格局“近山、近水、近田、近交通”的格局:近山型有5个,近水型3个,近田型4个,近交通型4个;村落总体建筑朝向坐北朝南有3个,坐东朝西有2个,坐东南朝西北2个,坐东北朝西南1个,坐西北朝东南1个,多坐北朝南朝向有利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通风换气;建筑呈梳式布局(2个)、曲尺线性布局(2个)和近四边形块状布局(5个)三种空间形态,多块状是因其受块状水乡影响。2.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及序列特点传统村落景观空间主要由巷道空间,建筑组群及村口、祠堂广场等形成的节点空间组成;街巷空间序列有“鱼骨式”和“网格式”两种;门楼、碉楼、石狗公、旗杆夹等9种典型历史景观要素构成村落景观;村落景观空间形成“一”字型、“十”字型、“井”字型。3.东莞九个传统村落建筑艺术装饰东莞九个传统村落建筑艺术装饰主要表现在木雕、灰雕、石雕、诗词书画和彩绘壁画五个方面。木雕的封檐板、门楣、隔扇等部位以梅兰竹菊、四时花果纹样为主,如谢氏大宗祠装饰“梅兰竹菊”、“入室拜寿”纹样的封檐板(5.5mx0.2m);灰塑采用圆雕式、高浮雕技法,运用卷草、龙纹、博古纹等题材饰于瓦脊、山墙、神龛等部位;红砂岩石雕采用浅浮雕、高浮雕装饰于门枕石、樨头等部位;彩绘壁画描绘自然山水、仙鹤、喜鹊等题材装饰于门罩、照壁等部位;楹联、匾额主要歌颂自然山水美景、家族家训为主要内容;这些题材和表现技法,是东莞居民务实世俗、文化兼容及儒家文化的审美情趣对大众生活追求、伦理道德的外在表现。4.东莞九个传统村落景观植物的选择东莞传统村落具有特殊意义的宅基风水树主要有:芒果(Mangifera indic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榕树(Ficus microcarpa)三种;庭院绿化共有24科30属31种,其中,蔷薇科、无患子科、桑科、茜草科在总体数量上相对较多,多为花果乔木类乡土树种。种植方式以孤植、丛植为主。
【关键词】:广东 东莞 传统村落 景观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经济全球化对地域性景观的冲击9
  • 1.1.2 城镇化建设对传统村落景观的需求9
  • 1.1.3 东莞市传统村落保护开展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4 相关概念14-15
  • 1.4.1 传统村落14-15
  • 1.4.2 景观15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15-17
  • 1.5.1 研究对象15-16
  • 1.5.2 研究范围16-17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6.1 研究内容17
  • 1.6.2 研究方法17-18
  • 1.6.3 研究思路18-19
  • 2 东莞传统村落背景概况19-28
  • 2.1 东莞自然地理特征19-20
  • 2.1.1 地形地貌19
  • 2.1.2 气候特征19
  • 2.1.3 水文19-20
  • 2.2 东莞社会历史文化20-23
  • 2.2.1 历史沿革20
  • 2.2.2 文化背景20-23
  • 2.3 东莞传统村落23-28
  • 2.3.1 东莞传统村落概况23-27
  • 2.3.2 东莞传统村落岭南特色体现27-28
  • 2.4 小结28
  • 3 东莞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格局28-55
  • 3.1 东莞传统村落选址环境28-31
  • 3.1.1 从平面分析村落选址环境28-30
  • 3.1.2 从立面分析村落选址环境30-31
  • 3.2 东莞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形态31-36
  • 3.2.1 梳式布局31-33
  • 3.2.2 线性布局33-34
  • 3.2.3 块状布局34-35
  • 3.2.4 东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组织因素35-36
  • 3.3 景观空间形态构成36-44
  • 3.3.1 街巷空间36-38
  • 3.3.2 建筑组群38-41
  • 3.3.3 节点空间41-44
  • 3.4 景观因子44-55
  • 3.4.1 自然环境44-50
  • 3.4.2 典型历史景观50-55
  • 3.5 小结55
  • 4 东莞传统村落景观序列特点55-66
  • 4.1 景观空间轴线55-58
  • 4.1.1 全局性轴线56-57
  • 4.1.2 局部性轴线57-58
  • 4.2 景观空间序列58-60
  • 4.2.1 横向并列式58-59
  • 4.2.2 纵向串联式59-60
  • 4.3 空间组合方式60-61
  • 4.3.1 主与从空间60-61
  • 4.3.2 重复与特异61
  • 4.3.3 对称与随机61
  • 4.4 东莞传统村落建筑艺术装饰61-65
  • 4.5 小结65-66
  • 5 东莞传统村落岭南特色景观特质66-75
  • 5.1 村落选址66
  • 5.2 布局形式66-70
  • 5.2.1 向心式66-67
  • 5.2.2 防御性67-68
  • 5.2.3 排他性68-69
  • 5.2.4 趋吉性69-70
  • 5.3 村落街巷空间70-71
  • 5.3.1 等级观念70
  • 5.3.2 冷巷原理70-71
  • 5.4 村落建筑艺术装饰71-74
  • 5.4.1 务实世俗72-73
  • 5.4.2 文化兼容73
  • 5.4.3 儒家文化73-74
  • 5.5 小结74-75
  • 6 结论与讨论75-77
  • 6.1 结论75-76
  • 6.2 讨论76-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杨栩;唐孝祥;;岭南广府地区传统聚落中的生态智慧探析[J];华中建筑;2012年10期

2 肖笃宁;“景观”一词的翻译与解释[J];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02期

3 刘炳元;东莞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1年12期

4 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本文编号:973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973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d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