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汉画像石边框界格的艺术语言

发布时间:2017-10-13 02:22

  本文关键词:汉画像石边框界格的艺术语言


  更多相关文章: 汉画像石 边框界格 艺术语言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画像石的边框界格,即针对汉画像石边框界格的艺术性进行专门探讨。汉画像石边框界格的基本构成元素主要有纯粹框格与纹样边饰两种,它们均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画像石边框界格有多种构成方式,既有简单的单层结构,也有多种多样的复合形式。在画像石的画面中,边框界格与主体画像主要形成离边、切边、遮挡和破边四种基本关系,成功的画像石作品往往善于利用这种像边关系,尤其是破边的做法,将人、物形像大胆地对边框界格进行突破处理,往往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画像石边框界格的风格形态与其时代、地域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在时代上,早期简单粗糙,中后期细致且繁复多样。从地域的角度看,山东区画像石风格多样,边框界格上以复合纹带居多,整齐典雅;南阳区画像石受楚文化影响,风格简单粗放,边框界格也粗犷简单;陕北晋西北区画像石边框界格以宽而实的框格为主,由于此区画像石风格装饰性强,边框界格与画像二者界限模糊;四川区画像石边框界格同南阳区类似,都比较简单,但有些边框界格有底纹的存在。对于汉代画像石的边框界格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它是虽然它居于次要地位,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同样是画面的组成部分;它与油画的装框、国画的装裱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但不完全一致;在一般造型艺术中,往往会有类似于画像石的边框界格这种艺术语言,比如边框界格、边饰,以及主体与边格的互动等等,这实际上也是艺术共通性的表现。因此,在造型艺术中,边框界格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在艺术创作及研究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善于利用。
【关键词】:汉画像石 边框界格 艺术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4
  • 1.1 主要内容和问题的提出7-9
  • 1.2 研究现状9-13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13-14
  • 第2章 汉画像石边框界格形态14-59
  • 2.1 构成边框界格的基本元素14-42
  • 2.1.1 纯粹的框格14-16
  • 2.1.2 花纹带图案16-42
  • 2.2 汉画像石边框界格的种类42-49
  • 2.2.1 单层边框界格43-46
  • 2.2.2 复合型边框界格46-49
  • 2.3 像边关系49-59
  • 2.3.1 离边49
  • 2.3.2 切边49-51
  • 2.3.3 遮挡51-55
  • 2.3.4 破边55-59
  • 第3章 各区域画像石边框界格的实际表现59-86
  • 3.1 山东区60-74
  • 3.1.1 鲁西南区60-63
  • 3.1.2 徐州区63-66
  • 3.1.3 临沂区66-70
  • 3.1.4 其他(包括以上之外的鲁东、鲁北、鲁西)70-74
  • 3.2 南阳区74-77
  • 3.3 陕北晋西北区77-79
  • 3.4 四川区79-82
  • 3.5 第五区以及其他地点82-86
  • 第4章 边框界格艺术语言分析86-98
  • 4.1 边框与画像中图案共有图像分析:以垂帐与垂帐纹、云气图像为例86-88
  • 4.2 汉画像石边框界格中的“S”式纹样88-89
  • 4.3 边框界格的发展89-91
  • 4.4 对陕北、晋西地区北汉画像石边框界格的认定91-94
  • 4.5 汉画像石边框与纯艺术中外框(装裱)的不同之处94-98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98-99
  • 参考文献99-103
  • 致谢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中;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杨希;陕北汉画像石浅说[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3 李江涛,娄宇;汉画像石中的祭祀题材初探[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汪小洋;江苏汉画像石动物图像的宗教意识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廖开霞,李诗芳,燕燕燕;试谈滕州汉画像石的史料价值[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年03期

6 彭洋云 ,张文华;痴迷汉画像石的吕风林[J];中州统战;2003年04期

7 李江涛,娄宇;汉画像石中的祭祀题材初探[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子中;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精神[J];民族艺术;2004年01期

9 刘辉;;淮北汉画像石初步研究[J];中国书画;2004年04期

10 孙保瑞;论汉画像石刻的光影构成[J];美与时代;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新;;满石风动话线语——沂南北寨汉画像石艺术特色阐释[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怡村;;浅析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瑞峰;;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的阴阳观[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世勇;颜道彩;陈庆峰;;滕州汉画像石分布解析[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冰;;从汉画像石看生存到娱乐的转变[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存明;;论汉画像中天地观念的民俗性[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耘;李慧;燕燕燕;颜道彩;;滕州新发现汉画像石初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唐毅;;从“神仙”到“凡人”——对汉画像石艺术中“女性形象”变迁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先兴;;论汉画像艺术中的民间信仰性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州博物馆 吴玲;略谈汉画像石题材中的祭祀供奉[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记者  孙娜;汉画像石新馆确定六大陈列主题[N];徐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高云天 彭春祥;汉画像石精品艺术展今起在连云港市展出[N];徐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唐红丽;大汉雄风今犹在 汉画像石书汉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丽;汉代厚葬之风孕育了汉画像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蒋英炬 杨爱国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汉画像石研究应立足原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丽;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形象资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朱绍鸿;汉画像石的陈列手法[N];中国文物报;2014年

9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汉画像中的日常生活之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彭俐;让汉画像石为奥运服务[N];北京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3 顾颖;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史培争;汉画像与历史故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莹;陕北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2 侯晓宇;徐州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强;汉画像石艺术的现代化转化之可行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4 刘珊宏;汉画像石的文化渊源与艺术特点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5 沈潜;汉画像石中的“绘画感”与“设计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孔琳;汉画像视觉图式的空间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邓攀;河南汉画像石的地域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吴琼;淮北汉画像石的文化特色及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欣;汉画像石装饰元素在动画造型中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10 梁愿;陕北、晋西彩绘汉画像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2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22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