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析食物在油画作品中的审美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13 21:01

  本文关键词:浅析食物在油画作品中的审美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食物 富足 餐桌文化 审美意义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餐桌上的主角们在绘画作品中的一直是被人们所忽视的,它从最初无意义的描绘发展到表现人类生活的富足,从写实到抽象,从普通农民厨房中栩栩如生的物件到结构表现的载体,从回归自然走向餐桌文化,从田园诗转向了讽刺诗。这丰富的变化都依赖于作品所处的时代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也决定了绘画作品成型的两个方向:一方面以静物为研究方向作形式上的探讨;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物件本身的属性或是历史事件的发展方向,探索绘画作品中的静物包含着某种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当我开始认真的研究这一领域时,新世界的大门仿佛为我敞开了——了解一幅画就像走近一个人,当你与这些作品相处久了,同时养成了积极思考这些作品所处的历史环境、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画作所想要传达给后人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价值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共分四章,从静物、人物和超现实主义几个题材的绘画为切入点,浅显的探索了食物(以水果为主)在绘画作品中的深意,而一系列的探索也为我的毕业创作开拓了新的思路。本论文的切入点是以“食物”来分析艺术创作中表现食物的审美意义。本论文主要分成四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卡拉瓦乔经典的静物画《水果篮》和塞尚的苹果出发,探索了静物画中食物所处的地位。发现以食物为题材的静物画在形式上由追求真实跨步到了对形式感的探索。第二部分对人物画中出现的食物进行了探索,发现食物在绘画题材中的审美意义由最初的表现富足的小康生活,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高度。第三部分是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研究,这可以说是食物在绘画作品中隐含意义的小高潮,画家通过画作向观赏者展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最后一部分主要是论述食物在绘画作品中的审美意义对我的创作的启示与影响,以及创作的初步构想,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中食物能回归到它最本质的属性,与人物、风景享有同样的地位。
【关键词】:食物 富足 餐桌文化 审美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9
  • 第一章 静物画中的食物9-14
  • 一、 经典静物画——卡拉瓦乔和他的水果篮10-12
  • 二、 征服世界的苹果——塞尚和他的餐桌文化12-14
  • 第二章 人物画中的食物14-17
  • 一、 富足的生活——倒牛奶的女佣14-15
  • 二、 甜蜜的爱情——两个塔希提妇女15-17
  • 第三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食物17-20
  • 一、 达利的梦境——石榴与飞舞的野蜂引起的梦17-18
  • 二、 克利的美食——人类进化的奥秘18-20
  • 第四章 食物审美意义对我创作的影响20-22
  • 结语22-23
  • 参考文献23-24
  • 引文标注24-25
  • 致谢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倩倩;;论《论语》中“绘事后素”的内涵意蕴及其审美意义[J];参花(下);2013年11期

2 王晓红;吴硕;;论电影色彩的审美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2期

3 董诗顶;汪曾祺“非崇高”的审美意义及其运命[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张冠文,姜莹莹;影视作品中反常规镜头的运用及其审美意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2期

5 林茵;浅论《寄小读者》当前的审美意义[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6 祁建立;;论“丑”的形态及其审美意义[J];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7 王杰;也论“东方情调”的审美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陈晴;;《干热的九月》中“陌生化”技巧的审美意义[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青萍;;审美意义的共同点——旅游自然景观之美与文学创作技法之美[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张志君;;论申艳诗歌的悲情意识[J];新闻爱好者;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国富;;辛弃疾的谐谑词与散曲的豪放[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振玉 山东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天人分化的审美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石文颖;神话复归的现实意义[N];文艺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斯君;浅析食物在油画作品中的审美意义[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姜威;论福柯自身关怀及其审美意义[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3 王赛丽;浪漫主义反讽及其现代审美意义[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魏育苗;“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意义[D];西北大学;2014年

5 林海;论武侠世界的审美建构[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7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27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