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铜版画创作中的视觉表现
本文关键词:光在铜版画创作中的视觉表现
【摘要】:西方中世纪艺术的结束伴随着艺复兴的到来,人文主义思想逐渐盛行,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使得绘画技术不断提高和成熟,透视技法不断完善,人体结构也不在是秘密,为客观描绘现实事物提供了技术基础。光作为绘画的一个元素,也一直在不断地被艺术家研究与探索,并出现了很多对光的运用和表现比较出色的艺术家,如伦勃朗、卡拉瓦乔、维米尔等。十九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解开了光的神秘世界,艺术家便开始大胆地在室外描绘光和色,光和色在印象派绘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通过对光不断的理性科学地思考,便产生了像印象派这样新的绘画视觉表现形式,也为后来的各种流派的兴起铺垫了一条路。研究光的属性是科学家做的事情,光学原理只是艺术家创作的常识基础,但我们不是科学家,我们不能也不会研究除绘画本身以外的事物,我们只能通过绘画本身来研究绘画创作。从自然之光到艺术之光是一种升华,传递着客观的视觉审美表现也蕴含着宇宙意识与人文思想。铜版画作为西方绘画中重要的绘画种类,光对铜版画的创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简略分析了光在西方绘画中的演变及铜版画与色彩画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铜版画中光的视觉体现作了铺垫。又通过对铜版画肌理的描述来展现铜版画的制作性及光在铜版画肌理中光色变化,这是制作铜版画的基础。最后详细分析了光在铜版画中的魅力,塑造形体与表现空间是光在铜版画中基本体现;营造气氛与表现情感是光在铜版画中的内在体现;对铜版画中典型性光线的描述充分展现光的视觉震撼力,从而揭示光在铜版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及铜版画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铜版画 光 视觉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1章 光在西方绘画的表现8-12
- 1.1 光的概述8
- 1.2 光在西方绘画中的演变8-10
- 1.3 铜版画与色彩画的关系10-12
- 第2章 铜版画的属性与光12-17
- 2.1 光与线条12
- 2.2 铜版画肌理与光12-16
- 2.3 小结16-17
- 第3章 光赋予铜版画的魅力体现17-28
- 3.1 光的体现在创作思维上的特点17-18
- 3.2 表现空间18-19
- 3.3 营造气氛与情感表达19-20
- 3.4 光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辩证统一20-22
- 3.5 不同光线下的视觉体现22-27
- 3.5.1 散射光22-24
- 3.5.2 聚集光24-27
- 3.6 小结27-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0
- 后记3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序;查海燕;;析綦江少儿版画造型特征[J];书画世界;2011年02期
2 张晓韬;;对临摹教学的认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谷春梅;;版画艺术的生活性浅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王磊;;二维构成对后现代语境下丝网版画的影响[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王怡;郑炯;;基于非线性图形的非物质设计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熊建新;魏莉;;论科吉奥产品的情感设计[J];包装工程;2008年07期
7 郑洪明;;立体主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力分析[J];包装工程;2009年03期
8 姜红;刘树昌;;谈铜版画的迹象特征[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胡冬汶;战士精神 地母情怀——试论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周颖;;浅谈中国传统装饰艺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珍;;法国印象派与腐蚀版画[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2 袁朝辉;;单纯的秩序力量——浅析现代图形设计中元素的重复构成[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2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玄巍;木版画的刀法与表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薛朝晖;早期抽象绘画中的“象”[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陈宪涛;汽车造型设计的领域任务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7 周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9 尹成君;色彩与中国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志毅;信息时代建筑非线性三维形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兆群;素描结构语言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马丽萍;论写实油画教与学[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萍;汉字造型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示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邓纯;销售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舒适度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谦;滑雪服曲线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潘姝雯;海南黎族服装研究及设计实践[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10 王丽娜;数字时代平面设计的艺术符号学解读[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27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2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