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也——浅谈中国绘画中的虚与实
本文关键词: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也——浅谈中国绘画中的虚与实
【摘要】:中国绘画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深远,"虚"与"实"的艺术手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广泛应用,通过对虚与实的内涵和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出阐述,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绘画中应用虚实结合来表达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意境。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
【关键词】: 中国绘画 虚与实 意境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1虚与实美学思想的探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直以来影响着包括美学在内的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各个层次,从美学思想中,主要集中表现在“虚”与“实”两方面。因此,在中国绘画的艺术表现中才出现“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美学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影响最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敏;;浅析中国画的虚与实[J];艺术教育;2010年12期
2 樊莉;;浅析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画的虚实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淑琼;;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也——浅谈中国绘画中的虚与实[J];艺术科技;2016年11期
2 杨静;;论中国绘画虚与实的韵律分析[J];美术大观;2014年03期
3 高敏;;浅析中国画的虚与实[J];艺术教育;2010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樊莉;;浅析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画的虚实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01期
2 段(韦华);;中国哲学与中国画的虚实观念札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刘健;中国画艺术的灵魂——意境美[J];社科纵横;2004年06期
4 袁志正;中国画“空白”技法的美学探讨[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胡海龙;中国画画面中的空白[J];书画艺术;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纯玉;;呼唤阳刚大气的中国绘画[J];国画家;2005年02期
2 李欣;;中国画的笔墨认识[J];才智;2012年27期
3 张健伟;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内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君霖;兆基;;中国绘画中的清高与私人化[J];工会博览(艺苑版);2007年03期
5 傅爱国;内源挖潜 惜“写”论今——有感于中国绘画“写”的精神被丢失[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03期
6 旷昌龙;原创多元复合融聚——我对中国绘画的理解[J];理论与创作;2000年02期
7 孙旭章;梳理与张扬──读陈浩《中国绘画文化观》[J];东方艺术;2001年04期
8 许素琨;中国绘画为何大量流失海外[J];经济世界;2001年08期
9 左庄伟;回眸与展望——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变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张强;中国绘画学——从概念指涉到学术逻辑[J];齐鲁艺苑;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祯;;中国绘画中的伦理关系与未来[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2 焦珂琦;;从中国绘画中走出的色彩——郭泰来艳彩水墨绘画赏析[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3 蒋正义;;对新潮美术的思考[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康育义;;《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的诞生及其意义[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本义;珍视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N];光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王研;中国绘画:繁荣不等同于高度[N];辽宁日报;2011年
3 杨琪;中国绘画发展的历程[N];学习时报;2008年
4 范迪安;传播20世纪中国绘画的文化价值[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志军;中国绘画,挂在墙上的股票?[N];西部时报;2007年
6 籍忠亮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元代中国绘画概况[N];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研;炒出来的天价画作迟早被市场淘汰[N];辽宁日报;2011年
8 许江;流水明月向东方[N];美术报;2009年
9 辛信;古代人物的新想象[N];美术报;2008年
10 晓程 其团;探索中国画新美学[N];农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泉发;分流与整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其凤;宋徽宗对文人画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亮;中国绘画马的艺术表现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李世春;《中国绘画》(第三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杰;浅析中国绘画中的“趣”[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游洪琼;瞬间动态的永恒之美[D];湖北美术学院;2010年
5 康茜;论中国绘画中“石头”的美学[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周广胜;中国绘画中的书法元素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高明月;谈中国绘画的线语言[D];重庆大学;2005年
8 吴昕凤;解析中国绘画中的色彩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卿科军;中国绘画的当代转型[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申艳军;雍正、乾隆粉彩艺术与中国绘画的关系[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047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4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