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设色与浅绛色墨交融的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绿设色与浅绛色墨交融的问题研究
【摘要】:青绿山水画是中国工笔重彩画范畴之内的画种,青绿山水由隋唐到清代始终有它的发展脉络,朝代的更替,社会文化的演变都影响着青绿山水的发展。从唐代的金碧山水,经历了宋代由重彩向淡彩的转变,发展到元代以清新淡雅成为时代风貌,再到“小青绿”样式的出现,以及浅绛设色的发展,这都反映了中国画色彩审美观念的转变。通过临习不同朝代的青绿作品和水墨经典,使我对山水画中青绿设色法与浅绛色墨交融的问题有了研究的想法。本文主要从青绿山水的转型、浅绛山水的设色和青绿与浅绛色墨交融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自己的创作作品对如何将青绿和浅绛色墨的结合技法进行尝试和运用。无论青绿还是浅绛,都是设色的范畴,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某一种古法,某一种流派。我的作品以“亭雅集”为题材,以《明皇幸蜀图》和《桃园仙境图》为取法对象,以青绿设色与浅绛色墨的结合为主题,来表现我心中的兰亭故事。
【关键词】:青绿山水 浅绛山水 色墨交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 创作综述7-8
- (一) 《兰亭流韵》的创作起因7-8
- (二) 创作灵感8
- 二、创作主题:山水画青绿与浅绛技法的发展脉络8-15
- (一) 青绿设色的发展与转型8-13
- (二) 浅降山水的设色问题13
- (三) 青绿与浅绛色墨相融合13-15
- 三、创作过程15-20
- (一) 经典解读和体验15-16
- (二) 《兰亭流韵》的丘壑处理16-17
- (三) 青绿与浅绛色墨交融技法的尝试17-19
- (四) 困难与解决方法19-20
- 四、结语20-22
- 参考文献22-23
- 附录23-25
- 致谢2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郑彦军;;董其昌与担当的山水画之比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1052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5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