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儿童插画的表现语言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02:02
本文关键词:数字化儿童插画的表现语言探究
【摘要】:儿童,无论对于家庭、社会、国家,还是全人类,都是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可爱、稚嫩、令人着迷、又充满希望,我们常把他们比作初升的太阳,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无限的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而他们究竟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发展到什么方向,具备何种能力,都取决于教育。书本是传递知识最为重要的工具,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至关重要,但是儿童阅读文字的能力有限,另外从儿童生理与心理学的特点上考虑,注意力难以集中也是阅读的主要障碍之一,此外,儿童需要从小就进行审美的培养,来让其获得快乐。儿童插画正是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办法之一,它是儿童书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帮助儿童培养美的情操,去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去创造美。如今,数字化技术空前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电脑、手机、相机等数字产品充满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为大家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各类音频、视频、图像、文字都可以通过这些传输最终抵达大众眼中,让我们从中获取愉悦的视觉感受。这为儿童插画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专业的数字化绘图工具和软件等,在充满创意的设计师使用之后便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数字化儿童插画。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分析以及经验总结的方法,从数字化时代这个大背景开始着手,然后梳理了传统插画的形式、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等,第三章又针对儿童视觉心理学进行了专门的探讨;第四章对目前存在的数字化儿童插画表现语言的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整理,分别从构图、造型、色彩、肌理和表现工具及方法五个方面进行;第五章对数字化儿童插画的发展趋势做了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本文旨在通过对数字化儿童插画这种新形式进行相关的介绍和整理,希望对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期望能获得一些新的形式、方法,同时期望能帮助家长们找到自己想要的插画形式,也能帮助画家们做一些最基础的整理工作。更进一步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对它的关注和重视,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数字化 儿童插画 表现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2
- 1 课题的源起10
- 2 课题的价值10-11
- 3 课题的研究现状11
- 4 课题的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数字化时代的特征12-15
- 1.1 数字化时代12
- 1.2 数字化时代的设计12-13
- 1.3 数字化时代的设计特征13-15
- 第二章 传统插画表现语言分析15-25
- 2.1 插画的定义及历史15-18
- 2.1.1 插画的定义15-16
- 2.1.2 插画的历史16-18
- 2.1.2.1 中国插画的历史16-17
- 2.1.2.2 欧洲插画的历史17-18
- 2.2 插画的表现手段18-23
- 2.2.1 传统表现手段19-22
- 2.2.1.1 线描19
- 2.2.1.2 水墨19
- 2.2.1.3 水彩19-20
- 2.2.1.4 水粉画20-21
- 2.2.1.5 木刻21
- 2.2.1.6 丙烯21
- 2.2.1.7 彩色铅笔21-22
- 2.2.1.8 蜡笔画22
- 2.2.2 非传统表现手段22-23
- 2.2.2.1 剪纸22
- 2.2.2.2 混合媒质拼贴22-23
- 2.2.2.3 摄影23
- 2.2.2.4 数码插画23
- 2.3 儿童插画功能23-25
- 2.3.1 吸引儿童注意力24
- 2.3.2 帮助传达主题内容24
- 2.3.3 培养儿童审美24-25
- 第三章 儿童视觉心理学25-33
- 3.1 儿童的绘画特质25-27
- 3.2 儿童对颜色的特质27
- 3.3 儿童对美学的感知27-28
- 3.4 儿童对空间的认识28-29
- 3.5 儿童思维的特质29-30
- 3.6 儿童的注意力特质30-31
- 3.7 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31-33
- 第四章 数字化儿童插画表现语言及特征33-44
- 4.1 数字化儿童插画构图33-35
- 4.1.1 独立画幅33-34
- 4.1.2 文字配图34-35
- 4.2 数字化儿童插画造型特征35-38
- 4.2.1 平面造型35-36
- 4.2.1.1 图形归纳35
- 4.2.1.2 线性表现35-36
- 4.2.1.3 卡通漫画36
- 4.2.2 立体造型36-37
- 4.2.2.1 写实绘制36
- 4.2.2.2 拍摄36
- 4.2.2.3 3D建模36-37
- 4.2.2.4 图像叠加37
- 4.2.3 综合造型37-38
- 4.2.3.1 图像图形并置37
- 4.2.3.2 图形拼贴37
- 4.2.3.3 形色置换37-38
- 4.3 数字化儿童插画色彩特征38-40
- 4.3.1 数字儿童插画色彩的独特性38
- 4.3.2 数字化儿童插画的色彩习惯38-39
- 4.3.3 数字化儿童插画的色调39-40
- 4.3.3.1 整体性39
- 4.3.3.2 重复性39-40
- 4.4 数字化儿童插画肌理特征40-41
- 4.4.1 自然肌理40
- 4.4.2 人造肌理40-41
- 4.5 数字化儿童插画表现工具及方法41-44
- 4.5.1 数字儿童插画工具41
- 4.5.2 数字儿童插画常用软件和插画类型41-44
- 4.5.2.1 Adobe Photoshop42
- 4.5.2.2 Adobe Illustrator42-43
- 4.5.2.3 Corel Painter43
- 4.5.2.4 3D软件43-44
- 第五章 数字化儿童插画发展趋势思考44-47
- 5.1 数字化儿童插画多样化44-45
- 5.1.1 载体多样化44-45
- 5.1.2 风格多样化45
- 5.2 数字化儿童插画职业化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49
- 致谢49-50
- 作品集50-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劲峰;肖微闻;;民间木刻在创作木版画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鑫;数字化儿童插画的表现语言探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2 胡勇;“单纯”的力量[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115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11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