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山水勾皴法与书法流变的根结
发布时间:2017-10-31 08:31
本文关键词:北派山水勾皴法与书法流变的根结
【摘要】:线是构成中国山水画与书法艺术的根本载体,中国山水画与书法流变的主体就是在关于线条应用方面的互为转化。北派山水因为审美追求的严谨,空间结构的缜密,线条规律的有序,勾皴自然,强化刚柔相济,形象具体可指,位置要求严密,在笔法上与书法流变互为推进。北派山水对于山水形态表现力的要求是具体的,可读的,形式化的,“图真”之法是通向认识自然万象、气质神形、至理大道主要途径,北派山水因为“道统”思想与精神解放的主动性审美,首先形成了自然山水本体与人格品位的形式定位体系,并在书法流变中显示了强大的共通性。本文着力于研究北派山水思想的形成以及北派山水在勾皴形象上和书法技巧的互补关系,阐述绘画性绘画功能在认识世界中所延伸出的范畴。
【关键词】:线 结构 流变 切皴 阴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北派山水对于勾皴法的诠释9-41
- 第一节 山水画的勾皴法与理趣9-11
- 一 勾取范畴,皴成真像9-10
- 二 理趣10-11
- 第二节 北派山水画法流变举例11-31
- 一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11-17
- 二 展子虔的《游春图》17-20
- 三 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和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20-22
- 四 吴道子的《千里嘉陵江图》22-30
- 五 荆浩的《匡庐图》30-31
- 第三节 《笔法记》主张的北派山水风格31-32
- 一 师古而化,触类分明31-32
- 二 笔法四势,不离自然32
- 第四节 《匡庐图》造型的北派山水形象32-34
- 一 矾头的三折三断32-33
- 二 构的勾连交扣33
- 三 钉头皴法的切阵33
- 四 施墨的揉托刮c,
本文编号:112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12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