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祝寿图中的“后繁”诉求与福寿意涵
发布时间:2017-10-31 23:15
本文关键词:论祝寿图中的“后繁”诉求与福寿意涵
【摘要】:祝寿图像是生成于传统文化沃壤之中的一种传承有序的民俗艺术样式。历经长期的发展,该图像在传达祝寿主旨的同时,以也会有寓意的衍生和延伸,表达了国人对福寿观的多元理解。而在传统社会"多子多福"的家庭幸福观影响下,祝寿图像中同样潜含着国人对"后繁"的心理诉求。实际上,这也是在图像中将个体生命延续的愿望与家族、宗族血脉延续之吉意有机结合的重要凭证。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民俗艺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民俗艺术 祝寿图像 福寿观 后繁
【基金】:教育部项目《民俗艺术视角下的祝寿图像研究》(课题号:14YJC760007) 安徽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项目:《安徽省民间美术教学实践》成果之一
【分类号】:J205
【正文快照】: 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多子、多福、多寿”意识,一直影响到国人的幸福观和生殖观。例如,明人李开先在为袁西野73岁寿庆时作的寿序中就有“寿多由于心乐,乐莫大于后繁”[1]的句子。由此可见,对于寿主本人来说,长寿是重要的,“后繁”才是构成寿主们“心乐”内在而持久的要,
本文编号:1124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12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