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案再设计方法探析:以武强年画“六子争头”为例
本文关键词:传统图案再设计方法探析:以武强年画“六子争头”为例
【摘要】:"六子争头"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特色代表图案,图案中融合了民间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本文以对"六子争头"图案审美特征及构成方法的探讨为切入点,进而分析其图案再设计的基础和可变元素,并结合实例剖析"六子争头"图案再设计的方法。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美术学院;
【分类号】:J218.3
【正文快照】: 作为中国北方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武强年画已经过几百年的传承,本身所承载的民间文化、美学思想、内在精神,以及年画的创意思维、构成程式和规律,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丰富的资源理应是现今视觉设计的一个大宝库,为设计师提供一个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1]“六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秋英 ,陈贺芝;武强年画:诉说一段凝固的历史[J];档案天地;2005年04期
2 张毅超;;河北武强年画考察报告[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06期
3 吴誉;;浅谈武强年画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美术大观;2007年07期
4 赵秋棉;李琳;;富有潜力的文化产业——对武强年画的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国洪;刘立新;贾彦维;;对武强年画的考察及发展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王秀影;齐贵来;陈香珍;;武强年画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张素薇;王桂平;卢忠民;;武强年画业兴起原因初探[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段晓云;;武强年画的产销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J];统计与管理;2009年04期
9 尹云龙;李涛;;武强年画:由生活符号走向文化象征[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赵亚伟;石蕴伟;高茹;董博;;武强年画的保护与开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默;;武强年画的抢救、保护、利用和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高国忠;刘建民;;武强年画的文化符号考析[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3 王玉鹏;;多措并举 协调联动 全力抢救保护农耕艺术的“活化石”[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安定明;;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探讨[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强年画:新的挑战 新的机遇[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郑剑 邵文化;武强年画:推陈出新葆生机[N];人民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李健;武强年画流失于民间?[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冯新生;武强年画,能否借东风而升扬[N];中国旅游报;2006年
5 刘金英;不让武强年画成为越走越远的墙上“风景”[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马路 陈贺芝;“2007武强年画中国行”活动启动[N];河北日报;2007年
7 刘金英;武强年画“张搭”现身[N];河北日报;2007年
8 刘金英;武强年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李健;武强年画联姻动漫 打造《画乡小神童》[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10 贾建辉 张丙戌 王建立;武强文化产业年销售收入2.8亿[N];衡水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冠威;武强年画在现代居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艳梅;武强年画本质变迁之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素薇;近代河北武强年画业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吴子玉;传承与创新—武强年画的现代发展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张丹丹;武强年画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6 王飞;武强年画中民俗文化的表现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7 张晨静;论品牌维度下的武强年画视觉语言再设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8 张宁;武强年画文化资源在现代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维尚;基于视觉传达语境下的武强年画再生性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10 王海丰;新兴木刻运动中的一支劲旅[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177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17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