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基于“幼小衔接”识字准备功能的互动绘本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30 06:21

  本文关键词:基于“幼小衔接”识字准备功能的互动绘本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识字准备 汉字部件意识 正字法规则 象形识字法 互动绘本


【摘要】:识字准备是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入学前的识字能力往往能够预测今后的阅读、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小学的学习成绩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目前小学生识字能力弱、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现象,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汉字复杂的结构及形-音的不对应,但经过研究发现,汉字本身具有图形化特征,比英语更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由此可见,若能在儿童进入小学前保持对汉字的兴趣必定能够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增加识字量。同时,帮助学龄前儿童掌握一定的识字策略也是十分有效的办法,3-7岁的儿童正经历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因而有了正确的引导,他们是可以获得汉字部件意识、正字法规则,从而潜移默化的形成识字策略。绘本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艺术形式,互动绘本更是以游戏等特性而深受儿童的喜爱,笔者经过长期对儿童绘本的探索,看到了绘本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习汉字的“潜能”,因此展开了本次研究,希望能对幼小衔接识字准备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研究过程为:第一部分,包括对英语、日韩及国内语言文字学习类绘本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借鉴国外优秀的案例,同时分析儿童认知发展与识字能力的关联性,以此指导之后绘本内容、形式的创作构想;第二部分,分阶段性地研究识字准备功能的互动绘本图文创作,确定不同阶段应该选择那些汉字、应该用那种方法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而这些汉字及识字方法又如何与绘本故事结合,既符合儿童需求,又能实现一定的功能;第三部分,在完成了图文的创作构想后,思考选择什么样的互动形式才更合理、更有效,每一种互动书都具有独特性,能够实现的识字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最后,笔者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希望能为其他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提供意见和参考。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完成了设计实践,创作了幼儿汉字学习翻折绘本《城市小猪的快乐生活》,书中体现了象形文字东巴文与汉字的对照学习、猜谜两大特征,由此为本土识字互动绘本的创作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3.22;J2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萍;非汉字背景留学生汉字形音识别的影响因素[J];汉字文化;2002年03期

2 潘德孚;论汉字拆分的系统性[J];汉字文化;2002年04期

3 柳燕梅;江新;;欧美学生汉字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回忆默写法与重复抄写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4 王宁;论汉字规范的社会性与科学性——新形势下对汉字规范问题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5 彭聃龄;郭瑞芳;Conrad Perry;;汉字部件及其位置的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6 尉万传;毕艳霞;;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考察报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6期

7 吴贺;;俄罗斯首例汉字科学化教学方案——19世纪王西里的汉字识记体系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1期

8 徐英英;;“语音字元带字”汉字学习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王骏;;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10 刘晓丹;周延欣;;试论汉字修辞格的审美功能[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淑萍;;汉字部件暨词汇教材制作之构想[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洪桂治;;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道平;;关于两个汉字部件规范的一点思考[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如集;;汉字的数字编码输入研究[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汉字编码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何远景;;汉典笔顺笔画数据献疑[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雷茂盛;让电脑听懂我们说话[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季洪光;《土生说字》妙解汉字内涵外延[N];科技日报;2009年

3 杜永道;六十年来我国颁布多项汉字标准[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4 计亚萍;“手脑并用”在“集中识字”教学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5 王礼成;小学生识字探究[N];黔西南日报;2008年

6 作者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教师 贾颖;集中识字与母语讲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光明网记者 朱越 战钊;“汉字热”中热议汉字文化传承[N];光明日报;2013年

8 耿悦 饶星 忠一;曲万波和他的“汉宇通”[N];科技日报;2008年

9 彭勇;《土生说字》全卷本系列丛书面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记者 鲍研;电脑时代,汉字要如何“破茧而出”?[N];北京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添才;基于认知机理的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5 时璇;构形与认知[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胡智慧;汉字智能工具中的书写错误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零起点非汉字圈留学生汉字读写偏误个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李平;对外汉语初级阶段随文识字类汉字教材的个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韩冠玲;泰国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4 李欣;“范例教学”对汉字形声字教学的有效性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刘瑜;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认读层次教学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施莎;基于《基础汉语40课》(上)的对外汉字教材探索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金兰;泰国学生汉字习得途径和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尉万传;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综合考察[D];暨南大学;2004年

9 黄思贤;汉字取象构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晓丹;汉字修辞格的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8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38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