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致王任之信札考释
本文关键词:黄宾虹致王任之信札考释
【摘要】: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受赠的黄宾虹致王任之七通信札,写作时间大约在1948年到1953年之间,未被公开出版与发表,这对黄宾虹的书画研究是一个新的发现。通过对这些信札的识读,让我们感受到黄宾虹对抢救徽州古物和乡邦文献的意识,为我们研究徽州民间历史文献提供了新的理论,更为可贵的是在黄宾虹的人际交往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纵观七通信札,用语谦让,平易近人,体现了黄宾虹为人处世的风格,使一代宗师黄宾虹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作者单位】: 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保管部;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一、黄宾虹致王任之信札捐赠缘由2012年7月,笔者到安徽省文物鉴定站办事,在赖少其纪念馆馆长于在海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华;;书肇自然 艺术之源——黄宾虹致方乐仁札[J];收藏界;2002年12期
2 梅墨生;;谁能识得模糊趣——黄宾虹山水艺术论[J];中国书画;2003年01期
3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J];美术观察;2003年09期
4 丘金峰;;黄宾虹伪作辨析[J];中国书画;2004年12期
5 卢辅圣,张桐t@;"黄宾虹热"的喜与忧[J];美术观察;2004年07期
6 赵权利;黄宾虹作为表率的意义——满维起访谈[J];美术观察;2004年08期
7 徐鼎一;及年三十弃举业——经学与黄宾虹[J];荣宝斋;2004年06期
8 骆坚群;;从文字到山水——试析黄宾虹的书法观及书法[J];中国书画;2005年03期
9 孔锦;黄宾虹题画跋佚文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02期
10 王晓钟;黄宾虹《蜀游画册》赏析[J];东南文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鲍义来;;黄宾虹与“徽学”的提出[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鲍义来;;黄宾虹的敦煌情结[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钱忠平;;也说黄宾虹[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维坚;;人巧夺天工 剪裁青出蓝——表演札记[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义来;2005年走近黄宾虹[N];安徽日报;2005年
2 方利山;重新认识黄宾虹[N];黄山日报;2005年
3 范曾;黄宾虹论(上)[N];美术报;2006年
4 范曾;黄宾虹论(下)[N];美术报;2006年
5 马明宸;黄宾虹对“整理国故”文化主张的实践[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王鸿宾;大气磅礴黄宾虹[N];河南日报;2000年
7 俞宏理;黄宾虹的三个时期[N];黄山日报;2005年
8 陈履生;今天如何面对黄宾虹的所爱所恨[N];美术报;2004年
9 马行提;谒黄宾虹故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梁翎;重读黄宾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元卿;黄宾虹思想及其绘画美学演进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艳;黄宾虹的书画养生论[D];天津美术学院;2009年
2 王宣艳;画人之前:作为士人的黄宾虹[D];浙江大学;2011年
3 田亮;黄宾虹在民国时期的鉴定活动与鉴定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张桐t@;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陈斐鹏;黄宾虹晚期山水画设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6 周颖;黄宾虹绘画艺术中的“黑”与“白”[D];沈阳大学;2015年
7 周姝宏;漫谈黄宾虹山水画中“点”的技法与意蕴[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力申;黄宾虹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内美”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田飞;黄宾虹山水画与印象派风景画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林久茹;水晕墨章 妙造自然[D];北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44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4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