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异性通—徐渭与梵高的艺术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体异性通—徐渭与梵高的艺术比较研究
【摘要】:徐渭和梵高作为中西绘画界的两枝艺苑奇葩,他们所创造的绘画成就和艺术风格为后世所敬仰、追求。虽然润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对艺术以生命相许的爱。这种执着的爱是以往任何艺术家所不同的“狂”。作为中西绘画界乃至艺术史中成就卓越,却异于常人的两个“疯子”,他们虽有不同,但身上有着太多的相似,艺术成就又有着太多的相通。在本文笔者将跨越中西,以中西艺术文化发展为大背景,立足于不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人生历程,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不同的精神信仰,不同的艺术生命色彩,来探索徐渭和梵高的艺术世界。通过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表达,来探寻他们的艺术绘画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寻求他们艺术创作和精神表达的相通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梵高;;梵高作品欣赏[J];理论导报;2000年05期
2 周晗;火中取栗的人[J];书屋;2001年11期
3 吴冠中;谈梵高[J];艺术评论;2004年12期
4 吴冠中;;谈梵高[J];中国书画;2005年03期
5 丁宁;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永恒的《梵高传》[J];出版参考;2005年26期
6 陈uQ子;;信用卡上的西洋画·梵高[J];中国信用卡;2008年19期
7 杜宝印;曲哲;;梵高《割掉耳朵的自画像》浅议[J];消费导刊;2009年09期
8 张佩仪;;梵高:人生愈幽暗 画面愈斑斓[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0年09期
9 夏长春;;浅析梵高——向日葵[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10 张越;;遇见“梵高”[J];中关村;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硕夫;阅读梵高[N];吉林日报;2002年
2 淡然;梵高最后走过的那片伤心“麦田”,有缘人仍在守望[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梵高割耳之谜有新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 马金;“期待和更多南京市民分享梵高的艺术”[N];南京日报;2011年
5 唐永明;对生命的追问——梵高自画像[N];美术报;2012年
6 秦韵佳 国家行政学院;梵高作品中的色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段泽林;告诉观众梵高为什么伟大[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王磊 童薇菁;梵高画的“田边野花”,,值3.77亿元[N];文汇报;2014年
9 王林;印象派之路 梵高最后的家[N];财经时报;2007年
10 本报专稿 刘志;陈年书信揭秘梵高另一面[N];世界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龙;浮世绘对梵高绘画艺术的影响[D];渤海大学;2015年
2 马克家;真实的本质[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3 赵霞;梵高艺术对文创产业的影响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果;体异性通—徐渭与梵高的艺术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5 梁煜金;艺术与真实[D];云南大学;2012年
6 李云鹏;关于梵高绘画中的宗教性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7 谭明明;论梵高的“孤僻”个性与其艺术创作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丽;“梵高奶奶”现象多维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红;从精神分析角度论梵高艺术人生及作品风格[D];扬州大学;2010年
10 李玢;梵高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7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28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