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看与释读—从“手卷”看中国古代叙事性绘画的时空表达
发布时间:2017-12-21 13:55
本文关键词:视看与释读—从“手卷”看中国古代叙事性绘画的时空表达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史前无文字时期,祖先们通过刻画的方式进行记录叙事,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我、记录生活。随着人类文明慢慢发展,叙事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其中的艺术创作也多样发展,“手卷”成为了诸多绘画艺术表达的形制之一,这一形制也为画者进行叙事提供了便利。如何在窄长的画卷上叙事,如何在画卷中清晰地表现故事情节,这就不得不讲到画面上空间的表达。但是叙事具有时间性,这种时间可以被我们的直接经验所把握。表现在画面上,时间性依然存在,只是我们通常说绘画艺术是空间的艺术,因此会忽略掉绘画中的时间性。中国传统绘画在创作过程中,画面中的空间与时间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画者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中发生的事件记录在一幅手卷当中,使其具有叙事的连续性。中国传统绘画的三维空间表达也趋向于平面化,不受客观存在及科学透视原理的影响,中国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在画面中自由的表达时间与空间,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所在。本文将以叙事性手卷为例,讲述中国传统绘画如何通过画卷进行叙事,时间与空间观念在画面中又是如何呈现的。看中国传统手卷绘画,无论是人物手卷,还是山水手卷,在画面中都体现出了人物或景色的空间延展,画者并不局限于视线范围内看到的人或场景或景色,他们更倾向于将更多的场景及各种视角下的景色重新组织,最后融汇到一幅手卷当中。这种表达手法也必然会呈现出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讲叙事在绘画史中的呈现。从史前的岩画到画像石画像砖再到壁画,很多都是通过图像来叙事。随着时代发展,手卷画形式的出现,叙事在绘画艺术上找到了更为合适的载体。本文第二部分涉及到利用手卷进行叙事所呈现的特点及优势。通过对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长卷绘画进行分析,论述画中故事的展开以及情节的表现。手卷独特的观赏方式,与观者进行互动,也是手卷得以完整叙事的重要因素。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从观者角度“视看”手卷,画面情节的变化本身已具有时间特质,加上观者观赏时与手卷的互动,更加凸显了时间性。观者在欣赏手卷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逝去与新生,叙事也在视觉流动中得以继续,随着画卷慢慢展开,画面叙事慢慢完整,从展放到收卷这一过程的完成,也代表了画面叙事的完成。本文第四部分是更深层次的“释读”,绘画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描绘,而是加入了画者的体验、感情与思想。所以我们经常说“读画”而不是“看画”,便是这个道理。同理,叙事性手卷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叙事,它是作者思想的糅合,体现在画面上更是时间与空间的交互,画面情节的变化所形成的空间变化,从“看”到“读”贯穿了情感,达到把静止不动的画面注入生命体验,从而实现了时空、情感浑然一体。时空观作为一个线索,换一个角度去发掘叙事性手卷画的意义与内涵,加深观者的体验感,扩大了观者与画者的交流,使观者进入一个超然精神世界。通过叙事性的“手卷”画来探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时空观念,不仅是探讨画作表达的叙事内容,更想表达的是中国传统绘画欣赏过程中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些问题:中国人心境的表达,一种来自传统的精神文脉,中国人对宇宙及生命所饱含的时空精神的敬仰与尊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巫鸿;;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J];大艺术;2012年01期
2 薛永年;卷轴画史概说[J];新美术;1993年03期
,本文编号:1315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1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