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稚拙派绘画的艺术语言研究
本文关键词: 稚拙派绘画 艺术语言 造型形象 色彩美感 空间想象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稚拙派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师自通的艺术家们用完全不同于常人的视角本能的描绘着日常的事物,画法坦率直接,与传统的学院派相比更有一种自然天真的情感。作品中所散发的充满童趣的魅力在近代的艺术领域中别具一格,受到现当代艺术领域的肯定,为画坛注入了充满生命力的新鲜血液,本文通过对稚拙派画风独特的艺术语言的研究阐述稚拙派的绘画作品对现当代绘画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通过研究稚拙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稚拙派绘画作品中艺术语言所蕴含的极具童稚趣味的美学价值。第二章着重剖析稚拙派绘画作品中使用的艺术语言,分别从质朴的造型、纯粹的色彩、超现实的空间想象三个角度论述其在艺术语言的独特性。稚拙派不受已有的艺术规则的制约,在造型方面,主观自由的描绘形象,忽略不必要的部分和细节,刻画细腻但笔触笨拙明显;在色彩方面,不考虑光线甚至于固有色,完全主观单纯的用色,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将画面呈现出平面装饰性的效果;在空间方面,不注重体积感的塑造,挤压的二维半空间,随意摆放的事物营造出一种独特神秘的空间感。这些稚拙派特有的艺术语言为稚拙派的画面和所传达的情感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魅力。第三章总论稚拙派独特的艺术语言对现代派艺术产生的影响与意义,以及通过对稚拙派的研究我在创作中得到的启发。稚拙派以其主观、本能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动,其艺术语言在绘画作品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研究引发大家对稚拙派的艺术语言关注和思考。
[Abstract]:The childish school appeared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artists who had no teachers described the daily things instinctively with a completely different visual angle. The painting was frank and direc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ians, there is a kind of natural and naive emotion. The charm full of childlike interest in the works is uniqu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art and is affirmed by the field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For the painting world full of fresh blood full of vital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unique artistic language of the childish school painting sty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ldish school painting works to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ainting.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discuss. The first chapter studi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hildish school. King.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language used in the painting works of the childish school, respectively from the simple modeling, pure color. The surrealistic space imagination discusses its uniqueness in the artistic language from three angles. The childish school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existing art rules. In the aspect of modeling, it portrays the image freely, neglecting the unnecessary parts and details. Delicate but clumsy strokes; In the color aspect, does not consider the light even the inherent color, completely subjective simple uses the color, its unique drawing language will present the picture to display the plane decorative effect; In space,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shape of the volume sense, extrus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half-space. Randomly placed things create a unique and mysterious sense of space. The unique artistic language of these childish schools adds a distinctive charm to the pictures and emotions conveyed by the childish school. Chapter three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unique art of the childish school.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artistic language on modernist art.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hildish school I got inspiration in the creation. The childish school with its subjective instinctive way of artistic creation to bring people unprecedented touching. Its art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ainting work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article, we all pay attention to and think about the artistic language of childish school.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升奎;艺术语言的情绪空间[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宗廷虎,曹晓宏;理论的深化与超越——评骆小所教授《艺术语言再探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骆小所,谢学敏;试论艺术语言的透视原则及其重建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骆小所;艺术语言:情感的个性化[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5 杨吉春;试论艺术语言的符号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刘革;关于艺术语言的若干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斐;艺术语言的感悟与建构[J];东方艺术;2003年03期
8 杜俊萍;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9 黄鸣;哲学及艺术语言中的“真实”与“经验”[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10 和红军;艺术语言欣赏的基本特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欣淼;;关于艺术的民族性与艺术交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李敏;;创新设计中民族艺术语言应用的一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文武;;对当代艺术与地域美术的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启军;;创造:书籍设计者的使命[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9 李全;;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特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李传友;;怎样学好书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照;何为艺术语言[N];美术报;2013年
2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美是艺与道相通的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徐冰;认识的程式化导致艺术教育教条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彭锋;哲学在艺术中该如何出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杨箫瑜;艺术的碰撞 碰撞的艺术[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徐振杰;与公众共在[N];文艺报;2010年
8 商报记者 刘洋;国际艺术品市场仍处“观望期”[N];北京商报;2010年
9 商报记者 刘洋;艺术赞助不应成为商业推手[N];北京商报;2010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杨辉;贵州艺术市场和学术活跃的力量还不够完善[N];贵州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仙珍(MIEMIEHTWE);汉缅艺术语言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曾令香;多元互动: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6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军;再议摹仿与米梅西斯(mimesis)[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王琰;迟暮的玫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黎旭;自由观看[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10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继虎;艺术语言的语义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吉春;艺术语言意指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昊驰;探析在铜版画艺术中对“线”的感悟[D];沈阳大学;2015年
4 陈小双;他山之石—艺术跨界现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5 闫冰;从“性别属性”剖析当代中国女性绘画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晓婷;当代肖像画家—范勃绘画艺术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煜;校园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黄颖;从“艺术终结论”看艺术语言本体地位的兴衰[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淑华;传统绘本艺术语言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史哲;《意象新疆》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80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48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