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01 06:23

  本文关键词: 写意人物画 笔墨语言 发展变化 当随时代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人物画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始终的艺术形式,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而笔墨的优劣是决定着中国人物画优秀与否的关键,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绘画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取向。本文正是基于对中国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变化过程的探讨以及对笔墨语言发展的总结,来研究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对其做了归纳概括。本文论述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从传统至今的变化发展过程,写意人物画的笔墨从传统的写意到近现代的写实再到当代的表现性一路走下来,历经了千百余年,但是它从始至终都不曾摆脱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审美价值的制约,这正验证了一点:“笔墨当随时代”。本篇文章是围绕着历史上不同的时代,笔墨是如何当随时代这个中心点,从传统人物画笔墨语言的以书入画,到近代徐悲鸿的中西结合,再到当代的个性化、多元化共存的发展趋向来研究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笔墨是如何一步步由传统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在结合历史上不同阶段的致力于人物画笔墨语言研究和探索的画家们的案例进行分析,根据他们对于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坚持不懈的追求与创新,总结了从传统到现代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形成及发展趋势。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时代,艺术家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的不同,审美取向也不一样,每个画家都不同,多方面的因素使得他们各自对绘画都有着自己的不同感受与见解,所以他们作画的手段是不断变化的,从而得出我的结论: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表现方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是在继承传统优秀笔墨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的过程。所以,当今的艺术家们更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要把眼光更多的投注到现代的人身上,要更多的关注当下社会,切入当下,不断地去寻找适合当代社会同时又有着自己艺术个性的绘画样式,要利用当代的文化语境和新的绘画语言表现方式赋予写意人物画更强的张力,从而真实的表达出画家们对当下社会的切身体验和对生命的真实感受。使得写意人物画具备中国独特韵味和气质并与时代同步发展,这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家们所肩负的伟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换言之,面对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以更加丰富的知识面和更加开阔的视野来面对写意人物画的笔墨的研究探索,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笔墨基础上大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做古法的奴隶,,要不断地突破、创新,寻找与本时代相适应的笔墨的表现方法,就是把向传统艺术学习与时代巧妙的结合起来。若能做好这两点,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在当代既能保持传统的艺术精神,又能体现现代的笔墨意向,这也是写意人物画在当代社会改革的基本路线,从而也保障了写意人物绘画始终常青的真理与根源。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rtrait painting and ink language , which i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Chinese characters pain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characters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n and ink language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society . It is a great responsibility and a noble mission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 In other words , it is a great responsibility and a noble mission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 In other words , it is a great responsibility and a noble mission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 In other words ,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new painting language to develop the creative process .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福顺;初次面世的梁楷风格的宋画《补衲图》考证[J];美术观察;2005年06期

2 杜道明;禅宗“顿悟”说与中国古代美学嬗变[J];文艺研究;2005年09期



本文编号:1481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481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