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秦岭地貌与陕西油画风景渊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00:18

  本文选题:陕西油画风景 切入点:秦岭地貌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秦岭山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孕育地,它横跨陕西省境内,和黄河一起构成西北独有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是陕西地区艺术家的创作发源处和精神高地,古往今来为陕西艺术家尤其是风景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陕西是一个文化大省,“长安画派”树立的高度让中国艺术界看到了西北的山川广袤与深厚历史下蕴含的文化根基与蓬勃的生命力,但国画和油画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均衡状态。目前,陕西油画风景在全国范围内与东部地区相比,处在较滞后的状态。个别在国展上获奖的画家势单力薄不足以形成有效的文化影响力。尽管如此,面对历史形成的“国画强,油画弱”大环境,陕西的油画家尤其是油画风景家们,在相对闭塞的大环境里依然坚持专业创作,依托陕西秦岭独特的人文地貌,以厚重的画面语言和扎实的表达方式实现着自我表达。本文通过找寻探究秦岭地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内涵,在世界油画风景发展脉络及中国油画风景二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寻找陕西油画风景发展的思路和契机。通过论证油画风景的独特绘画语言和精神品格,梳理出秦岭地貌与陕西油画风景的历史渊源,探寻陕西风景里较为清晰的文化脉络和艺术传统,并考察陕西的风景创作,依托秦岭特殊地貌及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群体性突破。由此发掘地域画家创作应有的文化自信和发展轨道,促进陕西油画风景艺术创作的独特的实践和文化意义。
[Abstract]:The Qinling Mountain range is an important breeding ground for Chinese civilization. It spans the territory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together with the Yellow River, constitutes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humanistic customs in Northwest China. It is the origin of artists' creation and spiritual highlands in Shaanxi. Shaanxi is a cultural province. The "Chang'an painting School" set a high altitude for the Chinese art community to see the vast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the northwest.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vigorous vitality contained in the deep histor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and oil painting has been in an unbalanced state. Being in a relatively backward state. Individual painters who won prizes at the national exhibition are not strong enough to form an effective cultural influence. Nevertheless, in the face of the "strong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weak oil painting" environment formed by history, Oil painters in Shaanxi, especially oil painting landscape artists, still persist in professional creation in a relatively closed environment, relying on the unique humanistic landform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Sha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Qinling landform,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world oil painting landscape and Chinese oil painting landscape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unique painting language and spiritual character of oil painting landscape,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Qinling landform and Shaanxi oil painting landscape is sorted out.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artistic tradition in Shaanxi landscap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landscape creation in Shaanxi. Relying on the special geomorphology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of Qinling Mountains, a group breakthrough is formed, which explores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development track due to the creation of regional painters, and promotes the unique practice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haanxi oil painting landscape art creation.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油画风景[J];设计艺术;2002年04期

2 ;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年07期

3 黄斌;中国油画风景的远思近观[J];艺术评论;2005年11期

4 张笛;;析油画风景中线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J];艺术探索;2005年03期

5 ;自然与人·第二届全国油画风景展作品选[J];艺术·生活;2006年04期

6 韩宝生;;韩宝生油画风景近作[J];艺术教育;2006年09期

7 王晓光;;王晓光油画风景作品欣赏[J];艺术市场;2006年05期

8 胡振德;;对话中国风 胡振德油画风景作品选登[J];艺苑;2006年09期

9 沈桂林;;浅析油画风景和山水画中的“意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1期

10 高宏;;高宏油画风景作品[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远帆;“情动长沙”油画风景展亮相[N];湖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路 实习生 姚园园;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开展[N];宁波日报;2006年

3 邵大箴;贵在写意抒情——王荣的油画风景[N];美术报;2013年

4 广西 南宁 苏旅;油画风景当代名家名作·序[N];美术报;2013年

5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油画风景比较[N];文艺报;2001年

6 记者 张传亮 刘超;第四届中国画节·第七届文展会暨首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开幕[N];潍坊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梁婷;架上艺术扮靓都市春天[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画院变革中的学术突破[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陈明钧;创造是艺术的灵魂[N];美术报;2014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玺明;中国精神[N];美术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韬;油画风景的写生与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小林;油画风景的特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杜斌斌;论内蒙古油画风景的艺术特征[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娜仁格日乐;对内蒙古油画风景发展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波;从写实到表现—浅谈对中国油画风景的再认识[D];吉林大学;2014年

6 蒋延华;论油画风景创作中自然与情感的互动[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耿湘湘;油画风景的色彩空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超;宋代山水画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郑亚光;直面风景—油画《净》的创作感受[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10 叶鹏;关于《晚籁斜阳》创作系列[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86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586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