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写意人物画表现技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10 22:10
本文选题:现代写意人物画 切入点:造型 出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写意人物画从徐悲鸿、蒋兆和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不管是在表现技法方面还是在画面的意韵上,现代写意人物画都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本文就以现代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为主题,对其形式和内涵进行研究与分析。 第一部分绪论引入了研究主题和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与思路,并总结了国内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结合传统写意人物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近现代对西方画法的引入与借鉴,回顾了写意人物画的历史。第三、四章是文章的重点。前者从造型、笔墨和色彩上对现代写意人物画的技法形式进行剖析。造型上,艺术家们引入西方的解剖、透视并加强素描、速写的训练。八十年代出现的抽象型水墨和九十年代兴盛的表现型水墨都是结合了西方的绘画方式而产生的中国画新形态,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进步来说是巨大的推动力。笔墨方面,笔墨经历了千年的发展,终于成为水墨画的基本语汇和基本形式单位,并逐渐升华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古代笔墨学说理论众多,但部分观点在近现代受到批驳,当代笔墨也展示出独特的时新性。从常用的笔墨技法上看,人物画中多用宿墨、破墨、彩墨与没骨。笔者结合现代作品对这四种方法做了简要介绍。色彩上,由于古代写意画对色彩的轻视,因此二十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改良派”对中国画进行改造时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将西方色彩引入水墨画,并针对宋元时期以来的传统文人画“水墨为上”的价值观进行改革。结合西方的色彩理论和日本的岩彩画的发展,写意人物画在色彩分布和绘画颜料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在这一部分,笔者介绍了色彩的属性——矿物色与植物色,并结合现当代作品对用色方法,如对比法、渐变法、衬托法等加以梳理,同时指出了一些上色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第四章从表现技法的内涵方面对文章主题加以阐述,具体主要分为意境、审美、外美与内美三大方面。意境上,在“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下意境体现为艺术家对描绘对象的想象与再造,并借以表达情思从而使作品成为艺术家生命和灵魂的延伸。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当代许多作品在意境方面也有了新的内涵,比如对新生活和人民精神风貌的肯定,或是对人们浮躁烦闷的心理状态的思考。在现代写意人物画的“美”方面,笔者主要集中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审美上,现代写意人物画的审美具有很强的直觉性和情感性,对超逸美有很高的认可度。第二层含义是指现代写意人物画往往因为以不同于传统的描绘对象作为绘画客体而产生了崭新的形影美,,从而使作品神气活现,富于气韵,即外美与内美兼备。在完成了第三、四章的阐述之后,笔者研究了现代写意人物画的新形势,这主要包括构图、笔墨、色彩和材料上的创新。最后,笔者结合研究生期间的创作经验,对个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现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一秀;;浅谈写意人物画[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2 陈政雄;;现代写意人物画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5期
3 王琳;;中国画色彩的运用及特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4 张永康;;写意人物画笔墨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陶琳娜;任伯年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袁晓黎;;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意境”观点综述[J];考试周刊;2010年45期
7 毕建勋;论水墨人物画及其造型问题[J];美术;2003年09期
8 马明;;传统写意人物画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审美比较[J];美术界;2011年12期
9 王平善;;传统绘画语境下中国画材料的创新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刘永杰;;笔墨、形象、生活 写意人物画的写生要素[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595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59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