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我在创作《无为幻境》系列中的体会

发布时间:2018-05-12 22:15

  本文选题:线条的神韵线条的穿插点 + 线 ; 参考:《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写意油画和中国文人写意方法论给我带来很多感悟,中国文人画中以形写意、形神兼备、线条的似断实连的神韵为我创作《无为幻境》系列绘画提供很多帮助和论证点。研究线条穿插、画面构成以及语言转换对我创作框架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在画面语言中不论抽象,还是具象,描绘模特或景物。物象所提供的仅仅是线索,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启示。我们要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以观察物象的空间及点、线、面关系等。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构建以及引导自己完成画面的源泉。
[Abstract]:Freehand brushwork oil painting and Chinese literati freehand brushwork methodology have brought me a lot of feeling. In 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 the rhyme of form brushwork, form and spirit, and lines seems to be unreal, which provides me with a lot of help and argument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the series of painting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line interlacing, picture composition and language convers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my creative frame. In picture language, whether abstract or figurative, portray models or scenes. The object image provides only the clue, is the author expresses the sentiment enlightenment. We need to develop a keen observational ability to observe the space and points, lines, and surface relationships of objects. All this was for me a source of building and guiding myself to complete the pictur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元;论创作动机的触发机制[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邵桂兰 ,王建高;论音乐创作动机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J];齐鲁艺苑;2001年01期

3 朱建弟;;浅谈无意识与文学的创作动机[J];南平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4 谭好哲;论创作动机的三个特性[J];山东社会科学;1987年03期

5 木成畦;;创作动机的心理机制[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刘敬瑞;文学创作动机系统探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7 孟方;文艺创作动机剖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熊子延;创作动机萌发的心理原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蔡毅;论创作动机的类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王芳;谈无意识与作家的创作动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柳和勇;;论创作自觉[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周海波;;五四文化论战与郭沫若前期史剧创作[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国忠;独出机杼的《创作动机论》[N];文艺报;2007年

2 高镀;由第八届“荷花奖”作品创作引发的几点思考[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毛时安;当下舞台的“四浮”病[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撰稿 方李珍 邱剑颖 蔡福军;在创作中思考文艺与时代和人民的联系[N];中国艺术报;2013年

5 刘福波;诗意的空间 情感的延伸[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陈友谊;时代对军事小说提出了新要求[N];文艺报;2012年

7 李卓钧 陈蓉;网络文学:互动与感性[N];人民日报;2004年

8 周淑婷;文学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N];文艺报;2014年

9 记者 肖春飞 刘e,

本文编号:1880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80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