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文化底蕴——评《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
本文选题:中国画色彩 + 美学 ; 参考:《印染助剂》2017年11期
【摘要】:正中国画的色彩美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除受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宗教、文人画的影响。其中,文人画对传统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影响最为明显,它使得中国画的色彩逐渐走向了素雅水墨的黑白世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对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文化底蕴进行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还能够强化画家绘画创作的色彩自觉性。《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一书
[Abstract]:The color aesthetics of orthodox Chinese painting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t is influenced not only by ancient philosophy, but also by religion and literati painting. Among them, literati painting has the most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olor concept, which makes the color of Chinese painting gradually move towards the black and white world of plain and elegant ink.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Chinese painting color is very deep, and it is not only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Chinese painting color.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strengthen the color consciousness of the painter's painting creation. "the Color of Ink Rhyme: the Aesthetics of Color in Chinese painting".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克诚;中国画色彩:不成问题的“问题”[J];艺术探索;2001年02期
2 邓健铭;中国画色彩探微[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刘志阁;中国画色彩之我见[J];美与时代;2003年09期
4 吴柯;浅谈中国画色彩的运用[J];美与时代;2003年10期
5 田燕;;与时代共辉煌——中国画色彩艺术的创造与发展[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12期
6 潘绍元;;中国画色彩的探索与思考[J];艺术教育;2006年01期
7 周松竹;;中国画色彩的文化还原[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王文娟;;中国画色彩的发展演变走向及其问题情境[J];西北美术;2007年02期
9 肖奇;;浅谈中国画色彩艺术[J];美术大观;2008年04期
10 孔晓峰;;浅议中国画色彩在当今语境中的新境遇[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叶光寒;;论中国画的复兴 系列之一:70后艺术家的使命[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婷;中国画不能单因子遗传[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卢禹舜;随时代赋彩[N];人民政协报;2013年
3 王天胜;开创中国画色彩的新体系[N];美术报;2006年
4 丁薇 李晖;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之魅力[N];安徽日报;2005年
5 刘军利;论中国画的写意性内涵[N];各界导报;2006年
6 赵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谈方增先[N];美术报;2010年
7 ;蒋采苹导师访谈辑要[N];美术报;2011年
8 毛建波;意笔人物画的成功尝试[N];美术报;2004年
9 扬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学博士 中国美协会员 贺万里;新疆重彩山水画的创立者[N];美术报;2011年
10 扬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美术学博士 中国美协会员 贺万里;新疆重彩山水画的创立者[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中国画色彩表现手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隋春艳;中国画色彩探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馨鸿;走进色彩—对中国话颜色的浅思[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4 吴施杰;关于中国画《钟声》的创作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英妮;从“随类”到“随意”—写意色彩对工笔创作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6 宋婷婷;中国画元素在休闲衬衫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7 时玉悦;在传统中国画中赭石颜色的运用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8 易思思;“卡通化”与中国画元素的融合[D];扬州大学;2017年
9 闫丽云;和谐之美——对中国画色彩的经营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田龙;中国画色彩的和谐与演变——析中国画色彩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17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91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