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写意花鸟画的审美趣味特征

发布时间:2018-06-13 18:21

  本文选题:写意 + 花鸟画 ; 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写意花鸟画形式的审美特色是从形式如何表达内容中表现出来的,归纳其最主要之点,不外气韵生动、虚实疏密和浓淡干湿之法。气韵生动不仅与绘画内容有关,也与绘画形式有关。用笔墨也以养气为先,求得苍润的气韵。笔、墨、色三者须达到高度的调和。有笔无墨,笔枯露骨;有墨无笔,若墨株,均为所忌。墨也可生气。古人描写的力透纸背,棉里铁笔,是说气的沉着内藏。笔随气起伏转折变化有则,是说节奏韵味。一笔如此,笔笔如此,故乃归一画。笔断,赖气相联,形离气接,浑然一体,同理,气韵乃是墨色的神采。墨重气也重,极黑之墨是亮墨,可使画面通体光彩。作画虚实疏密相生,受老子的有无对待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有无对待的交参互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新的形态,绘画上的虚中有实,疏中有密,密中有疏,便是这个道理。不虚难于不实,以虚显实,黑以白现,写意画的明豁概括的风格,得力于此。
[Abstract]: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freehand flower-and-bird painting form are expressed from the form of how to express the content, and the main points are summarized, which are vivid, empty and dense, and the method of dense and light dryness and dampness. Charm vividnes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painting, but also to the form of painting. With pen and ink also to nourish qi for the first, to get the green charm. Pen, ink and color must be highly reconciled. Pen without ink, pen dry bone; have ink no pen, if ink plant, are all bogey. Ink can also be angry. The ancient description of the back of the paper, cotton iron pen, is said to contain the calm. The pen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air fluctuation. It is said to be rhythmic. A pen is like this, so a pen is a painting. Pen cut, rely on Qi together, form off gas, one, the same, charm is the look of ink. Ink heavy gas also heavy, extremely black ink is bright ink, can make the picture full-bodied brilliance. Painting is influenced by Laozi's philosophy of whether or not to treat it. This is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a mutual inclusion of each other in the treatment of each other, you in each other, and you in me, in a new form, in painting, in reality, in thinness, in secret, in such a way as to form a new form. The style of freehand brushwork is easy to be generalized, so as to show reality, black and white.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姚爱斌;人的本质力量和审美自由尺度的双重缺失——黑格尔自然美论的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秦裕芳;智慧·健康·意志──整体地走近老子的若干断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4 汪裕雄;审美静照与艺境创构──宗白华艺境创构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刁生虎;老庄直觉思维及其方法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张晓敏;;论“无用之用”的现代美学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岳毅平;论文人与园林之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周积寅;;中国画之本质特征[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威兵;;试论秦汉庄学和中国艺术精神之关系[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5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6 吾淳;;略论中国古典乐论中谐和审美思想的生成[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7 陈友军;;略论电视剧收视率与艺术审美价值的关系[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8 包兆会;;道家、道教对基督教的启发[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9 彭锋;;“道”的美学阐释[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10 荆成;;游戏精神与澄明之境——佛教与中国传统诗学的“存在深度模式”[A];东方丛刊(1996年第2辑 总第十六辑)[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6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8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啸;论写意花鸟画中的“取长补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月;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神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磊;道家哲学影响下的中国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冯艳艳;浅谈我对中国画民族性的认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9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馨;从成人视角看儿童绘本创作的艺术魅力[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4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014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