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感光材料在版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17 21:09
【摘要】:黑格尔:“一个艺术家的创造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对表现对象的想象力,作为实践者,他的创造力还要取决于对工具材料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 版画历史进程是跟随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创新技术与大胆应用材料成为了版画发展的重要属性与特点。目前各个画种的艺术家们关注点之一就是材料自身的特殊属性与艺术表现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完美融合。目前,世界范围内,因为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发展,感光材料与版画的结合得到更多的实践与认可,材料不断的进行试验和创新,,反复的试验与实践都在不断扩充和拓展版画这一拥有特殊符号的画种。感光材料与版画的结合是在铜版画与摄影技术结合之后复制图像才变得更加便利快捷,印刷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利用机械工具复制艺术作品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新的方式。同时,伴着化工材料的发展,版画艺术工作者对新型感光材料在版画中的应用、拓展和研究都更加深入和具体,具有时代意义。 结合理论,作者试验如下: 试验:1、曝光阶段试用数字投影放大方式对丝网感光胶进行直接曝光,使用重氮感光溶液DM-I配比敏光剂进行制作,由试验得出简单可行的中小画幅丝网版画制作的简单方法。2、放弃紫外线光源,使用双U型72W色温5000K进行阶段曝光,观察感光胶周围的曝光锐度和颗粒密度。 结论:1、成功使用MISASUBI HC1100(性能参数、德州仪器0.62英寸的DarkChip2DMD面板,标准分辨率1280×720像素,亮度输出为1000流明,对比度为3000:1。DP3020数字电路)直接在涂有感光乳胶的丝网上进行曝光,得到与传统紫外线曝光大致相同的结果,但是细节的表现欠佳,曝光时间约是传统紫外线曝光的3倍需要25分钟。2、使用双U型72W色温5000K进行40-50分钟曝光,试验效果与传统紫外线相同,细节表现完全相同,但曝光时间要比紫外线曝光长5倍左右,这种方法适合版画工作者在低成本与无紫外线灯光辐射的环境下自由创作。
[Abstract]:Hegel: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an artis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imagination of the object, but also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 of the material as a practitioner."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printmaking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bol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ttribu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intmaking development. At present, one of the focuses of artists of all kinds of paintings is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perfect fusion between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their artistic expressiveness. At present, worldwide,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 the West, the combination of photographic materials and printmaking has gained more practice and recognition, and the material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tested and innovated. Repeated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s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expanding printmaking, a painting with special symbols. The combination of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nd printmaking is that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copperplate and photography, it becomes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er to copy images. The printing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the use of mechanical tools to copy works of art is a new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materials,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new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 more in-depth and specific.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heory, the author's experiments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exposure stage, the direct exposure of the screen photosensitizer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digital projection amplification, and the photosensitizer of diazo photosensitive solution (DM-I) is used to make the photosensitizer. A simple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making small and medium screen prints is obtained. 2. The ultraviolet light source is abandoned, and the exposure acuity and particle density around the sensitive glue are observed by using double U 72W color temperature 5000K. Conclusion: 1. MISASUBI HC1100 (performance parameter, Texas instrument 0.62 inch DarkChip2DMD panel, standard resolution 1280 脳 720pixel, brightness output 1000 lumen, contrast 3000:1.DP3020 digital circuit) was used to expose directly on the screen coated with photosensitive emulsion. The results were roughly the same as those of conventional UV exposures, but the details were poor. The exposure time was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conventional UV exposure, which took 25 minutes. 2, and 40-50 minutes with a double U 72W color temperature of 5000K.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the same as those of traditional ultraviolet rays and the details are exactly the same, but the exposure time is about 5 times longer than that of ultraviolet exposure.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printmaking workers to create free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cost and no ultraviolet light radi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适冬;工业风景版画抒情的初探[J];美术;1984年05期

2 赵宗藻;;十届版画展览与浙江作品[J];新美术;1991年01期

3 傅俊山;建立立体,多层面的数学机制──新时期对版画创作教学的再思考[J];艺术探索;1996年02期

4 周矩敏;;第九届“姑苏之秋”版画邀请展作品集序[J];美术界;2006年01期

5 李瑞洪;;湖北现代版画创作纪实[J];武汉文史资料;2007年06期

6 李东;;论版画的平面化追求[J];文艺争鸣;2010年20期

7 陈九如;版画本科创作课教学应强调素质教育[J];艺术探索;2000年S2期

8 ;第十七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贵州获奖入选作品选登[J];艺术界;2006年03期

9 陈文丽;温莹莹;;浅析版画的间接性和复数性[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应金飞;;写生与版画[J];今日艺术;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健;;如何在新时期坚持发展版画群体队伍[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兰坤发;;产业化发展是松溪版画事业的朝阳之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陈正元;;版画杂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龚赣弟;;播夏耘秋收冬藏——“宝山杨行吹塑版画”辅导探幽[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徐珍;;中国一冶工业版画创作群体回眸[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赵晓澄;;回顾与展望——大兴安岭版画面面观[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周国平;;樟树版画发展壮大的历史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潘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面孔”及我的版画创作[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9 张士勤;;对大兴安岭版画群体的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张定虎;;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语言的拓展态势看宜昌乡村版画观念及其规律[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蕊;马关农民版画:原生态壮族文化的绝唱[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2 本报驻广东记者 岳晓峰 通讯员 谢庆华 郭健;深圳观澜版画巡展黑龙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周代红;版画史上的浓重一笔[N];大连日报;2010年

4 黄伟 柯遵群;观澜版画走进中国美术最高殿堂[N];南方日报;2010年

5 李焕民;徐匡版画的独特性、象征性、审美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可以和照片较“真”的版画[N];深圳商报;2011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孟迷 实习生 陈秋兰;深圳版画蓄势腾飞[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百灵;惟有关注大众版画才有未来[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徐红梅 孙宁;圣洁之景 不舍之情[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朱永安;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将亮相第七届文博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松;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Bazlur Rashid Khan(拉西德);人民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黄洋;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4 董捷;明末湖州版画创作考[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陈旭霞;运动的形式及技术的实验[D];上海大学;2012年

6 郭尹蓝;漂泊的群体[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朱明清;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8 李啸非;晚明环翠堂版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9 陈玄巍;木版画的刀法与表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安永欣;晚明画谱综合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哈斯图雅;内蒙古版画创作中的民族与地域特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穆智飞;新媒体创作与我的版画研习[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李辰婧;从艺术作品的目的和意义看“版画”的未来[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潭;论当今版画艺术教育模式与普及[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苗红润;融合抽象画特质的版画创作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寇超;论平面构成在中国当代版画创作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海龙;论铜版画创作中技术的重要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昊;在版画创作中应用照片制作手段的实验报告[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9 徐珍;法国印象派画家的版画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旭光;理想与理想[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277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277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