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绘画设计是什么_《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数字绘画”思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央美术学院》 2007年
“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
叶剑青
【摘要】: 这是一篇以李希特“影像绘画”的“绘画性”为主题的论文。通过对瓦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气息”消失的观念的阐释,,本文追溯了李希特对绘画与摄影关系思考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中对其作品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本文认为,李希特正是由此奠定了其作品绘画性的新基础。在现代视觉经验中,影像无疑是有着组织和控制作用的,而由此形成的艺术“气息”消失的状况,意味着必须从那种浪漫化的怀旧态度中摆脱出来,重新设想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而这也正是“影像”在李希特绘画中的意义所在:在绘画的描述功能已被摄影取代只剩下自省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摄影经验的反思性表达,重新唤起我们对生活世界的真实感觉,在解放影像世界的同时解放我们自身,在批判影像的言说方式的同时也是在拓展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力。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最突出的特点,第一,是把作品的语言形式分析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克服了以前艺术研究中常见的那种各趋一端、分道扬镳的局限;第二,是本文主要的研究资料都来自于本人的收集、整理、翻译、分析,绝不道听途说,对国内十分薄弱的李希特研究作出了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2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奎林;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影像化倾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井;;浅析绘画影像化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 管郁达;;影像之后的架上绘画[J];东方艺术;2007年07期
3 谷泉,徐沛君;数字化艺术的中国理念[J];美术观察;2005年06期
4 汪大伟;数字化艺术之“道”[J];美术观察;2005年06期
5 龚田夫;;卢克·托曼斯:影像时代的油画探索者[J];美术观察;2006年05期
6 王志亮;;格哈德·里希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J];美术观察;2008年01期
7 孙振华;鲁虹;;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J];美术之友;2006年01期
8 张耕云;数字艺术三题[J];美术研究;2005年02期
9 彭圣芳;;“数字绘画”思辩[J];美术研究;2007年03期
10 谢宏声;;观看与表达——影像时代绘画何为?[J];美术研究;2007年03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燕;简析东西方“影像绘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冬霞;论摄影艺术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玮;;试论现代插画的分类与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刘思聪;;震惊体验与艺术的政治化潜能——本雅明论电影与摄影[J];文艺评论;2008年03期
3 张琪;;影像绘画——图像时代中架上绘画新的艺术选择[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4 余琪;;从机械复制到大众狂欢——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室内设计;2010年02期
5 马惠珺;;现象·艺术·文化·伦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苏珊·桑塔格摄影观浅论[J];艺苑;2007年09期
6 霍斯特·布雷德坎普;李震;;被忽视的传统?——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J];艺术设计研究;2011年01期
7 朱国华;;别一种理论旅行的故事——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理论的中国再生产[J];文艺研究;2010年11期
8 马国明;;本雅明的《商场研究计划》[J];书城;2000年09期
9 刘泽江;从“寓言”观看本雅明的“救赎”意识[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刘志;死海里的生命旋涡——论本雅明思想的精神意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凤祝;;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尹树广;;本雅明的历史政治哲学(草稿)[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吴慧坚;;文学翻译的价值:以“诗意”开启原作的新旅程——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许留军;;武侠片的艺术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王志兵;吕洪生;;一种异性装药爆轰波阵面的摄影结果与理论作图对比[A];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蒋继华;;审美经验的重构如何可能——论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当下影响[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吴加才;;本雅明理论的怀旧主题及其当下意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汪行福;;进步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超越[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10 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痕;[N];北京日报;2001年
2 刘建茂;[N];河南日报;2004年
3 杨照;[N];文学报;2009年
4 河西;[N];文汇报;2003年
5 吴拓邦;[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魏家川 博士;[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马夫;[N];中国摄影报;2005年
8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赵武平;[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陈永国;[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剑青;“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5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7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9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10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斐;浅谈图像时代的绘画实践[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刘奕;本雅明“拱廊街计划”批评方法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杰;技术·艺术·感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尚芩;经验的密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赵长亮;从传记经验看本雅明的波德莱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7 徐祥境;本雅明“技术复制论”中的矛盾心态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8 庄伟伟;论本雅明的文学实践观[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9 张宁;预言或者寓言[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胜男;透过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再议翻译忠实原则[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数字绘画”思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2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