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现代性背景下油画具象人物画的精神内涵的表达

发布时间:2019-01-05 01:51
【摘要】:在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市场经济,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使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困境。面对精神与物质两极分化,,人类现在愈来愈感到了极大地困惑和无助。在艺术界各种形式多样的绘画思潮风起云涌,充斥着人们的视觉与心理。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绘画手段与技巧,在绘画史上曾经占据主流地位的油画具象人物画似乎也被边缘化了,埋没在这流彩纷呈的虚华之中。油画具象人物画到底以何种姿态来面对如此巨大的视觉与心理上冲击,艺术家们都在以各种方式进行探索着。 在这种现代性背景下,很多艺术家无所适从,消极被动的迎合发展。他们丢弃了传统绘画的工具与方式,跟随在不断变换的艺术潮流中,并随之失去自己原有的精神理念,成为没有精神信仰的内心孤独者,从而失去了艺术的真谛,导致艺术的退步与分化。在这种状况下,仍然有一部分艺术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念与价值取向,坚守着艺术原有的本真。在传统绘画基础上改进方法,转变观念,以一种全新视角去解读世界,描绘内心,很好的完成了艺术的转型,因此也在油画具象人物画中看到了希望与光明,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着。 一些艺术家将一种日常生活中被冷落的不被重视的甚至是无聊和粗俗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艺术层面,追求一种相对自由的、个性的表达;一些艺术家关注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带着人文主义情怀表达着普通人的精神状态;一些艺术家始终做“艺术”的守望者,坚持着表现艺术的精神内涵,探索艺术的本质。 本论文通过对这三部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的解读与艺术作品的分析,清晰的找到了在油画具象人物画发展的方向,并对其作品进行表现方式和精神内涵的探索,进而从中理出了一些绘画结论以供年轻画家参考。
[Abstract]: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highly developed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market economy have greatly enriched people's material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human race has entered an unprecedented spiritual dilemma. In the face of spiritual and material polarization, human beings are increasingly confused and helpless. In the art world, various forms of painting trends of thought, full of people's vision and psychology. In the face of the ever-changing means and skills of painting, the oil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which once occupied the mainstream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seems to have been marginalized, buried in the flow of color is in the void. Oil painting figurative figure painting in the end with what attitude to face such a huge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 artists are exploring in various ways. In this context of modernity, many artists do not know what to do and passively cater to the development. They discard the tools and methods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follow the changing art trend, and then lose their original spiritual concept, become the lonely person in the heart without spiritual belief, thus losing the true meaning of art. Leading to the retrogression and division of art. In this situ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artists adhere to their own artistic concept and value orientation, adhere to the original nature of art.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we have improved our methods, changed our concepts, interpreted the world from a new perspective, painted our hearts, and completed the artistic transformation well. Therefore, we also saw hope and light in oil paintings like figure paintings. Go on along the road. Some artists elevate the living state of a little person who is neglected or even boring and vulgar in their daily life to the artistic level, pursuing a relatively free and individual expression; Some artists pay attention to the living state of ordinary people and express the spirit state of ordinary people with humanism; some artists always act as watchmen of "art", insist on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performance art, and explore the essence of art.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ree parts of the artist's creative idea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works, this paper clearly find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oil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and explores the way of expression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his works. Then draw some drawing conclus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young painter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唐敏;;媚俗与抗争——九十年代文学的两个对抗性特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陆衡;;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李云飞;;先验还原与现象学的世界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赵光旭;;现象学与华兹华斯的情感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李云飞;;从纯粹自我到习性自我——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的引导动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9 司杰;;“先锋派”概念景观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0 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舒;;从加缪的《局外人》看理性对人的禁锢与异化作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吕周聚;;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以鲁迅为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6 丁耘;;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孔明安;;从文化工业到符号世界———鲍德里亚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渊源的探讨[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忠;中韩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应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晶;具象绘画的抽象意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欣妍;论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版画创作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01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01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