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装饰效果分析
[Abstract]:Fine brushwork heavy color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art, and also a strong decorative painting form. Traditional fine brushwork can not only vividly and accurately display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image, but also convey a kind of artistic message full of emo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through this traditional form of painting. Bring people a beautiful visual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YK20140801)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书增;古代工笔重彩画衰退原因浅析[J];美术向导;2001年03期
2 宫建华;略论传统工笔重彩画的装饰性[J];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3 杨晶;惠天华;;强化现代工笔重彩画装饰性表现之我见[J];美术大观;2007年02期
4 殷俊;朱胜甲;;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画的装饰性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郭鑫;;福建工笔重彩画创作的时代性与地域性[J];福建艺术;2007年04期
6 杨小晋;;反思工笔重彩画中线条的材料语境[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2期
7 王旭东;;材料的运用在工笔重彩画中的反思[J];大众文艺;2010年03期
8 谌洪栋;;工笔重彩画与水粉画的融合[J];美术观察;2010年07期
9 张宁;;工笔重彩画色彩拓展的艺术特点[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付杰;;云南生态语境中工笔重彩画的传承与创新[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疆画院 娜乌拉;工笔重彩画[N];新疆科技报(汉);2000年
2 贾关法;工笔重彩画浓郁风情[N];中国商报;2005年
3 何镇邦;在继承中创新[N];文艺报;2007年
4 杨挺;蕴藉直淳 逸趣迭出[N];美术报;2008年
5 刘曦林;苍老复青春[N];人民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雪芹 通讯员 刘芊;精神放牧的地方[N];常德日报;2011年
7 陈瑞林;交融色墨工写 调和中外古今[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高玉;20多道绝活绘就传神表情[N];北京日报;2014年
9 蔡仰颜;出笔放逸 别饶韵致[N];汕头日报;2006年
10 夏硕琦;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美[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爱玲;现代工笔重彩画语言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宏;浅谈肌理在工笔重彩画中的装饰美感[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2 苏慧慧;浅析敦煌壁画色彩对当代工笔重彩画色彩的影响[D];湖北美术学院;2016年
3 隗东洋;金箔在中国工笔重彩画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蒋颖一;谈素描对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创作中画面构成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5 张廷青;当代绘画新材料之借鉴[D];湖北美术学院;2017年
6 李小平;工笔重彩画复兴与变革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仁海;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装饰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佘艳君;现代工笔重彩画的材料技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胡文艺;抒情性与严谨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恺;当代工笔重彩画“线”的语言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417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1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