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金在传统青绿山水画中的运用和表现

发布时间:2019-09-30 17:11
【摘要】:本文从中国画创作的本体出发,以中国画金属类颜色中的金为研究中心,以对各时期美术文献资料和典型画作的深入分析为途径,结合自己多年的绘画创作实践和实地调研,对传统青绿山水画中金的运用进行了技法性的探究。力争将对青绿山水中金的运用的表述做到既有经验层次,又有理论高度,进而探讨古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境界,以寻求传承本民族独特艺术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从“青绿”颜色词出发,探讨青绿色系在与本民族传统色彩观对立的情况下,得以确立的原因,进而考察青绿山水在技法和样式上的完备;从“金碧”颜色词考到金碧山水的样式特点,探究金作为中国画金属类颜色的色彩特性和运用;从文献和画迹着手,比较“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的异同,进而论证出金碧山水的真实存在,也即证明金确实出现在青绿山水的早期形态中;“青绿为质,金碧为文”的“文”和“质”的关系,体现了金在青绿体系完备过程中的真实运用。其次,从金的文化属性出发,探讨金与道家文化的关系,金与道家“仙山”的关系,并以唐李f《仙山楼阁图》中金的使用为例,探究描金、勾金和染金等技法对“仙山”境界的表现;探讨金与佛家文化之间的关系,金与“净土世界”的关系,并以法海寺壁画为例,探究沥粉贴金的方法、技巧对梵天圣境的表现;探讨金与皇家特权、封建等级制度的关系,并以《宫苑图》为例,探讨金在传统界画中的使用,以及金对皇家气象的意境表达;从金的材质特点出发,探讨金在青绿山水画中的审美意蕴;再者,探讨青绿山水从“金碧辉映,为一家法,”到“失色退守,让位与水墨”的风格变化过程中,金在青绿山水各个发展时期的地位变迁。最后,通过对金在日本画中的运用和地位研究,探讨金在当代青绿山水画中运用和发展的可能性,进而为中国画的发展创新提供一条拓宽材料技法的途径。
【图文】:

青铜矿


-1青铜矿原石

青铜矿


-2西汉彩绘人物车马行迎图漆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磊;;五色运用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21期

2 孟亚农;;“五行”色彩语言界说[J];美与时代(中);2012年06期

3 刘萍;;中国绘画“黑白色彩观”探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4 杨春;;浅论张爱玲《金锁记》中的颜色与通感[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杨隽;;“金奏”乐象与“祗庸”乐德——兼论《周颂》的礼学文化内涵[J];文艺评论;2011年02期

6 蒋至群;;从《说文解字·金部》看上古的器具文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徐汉峰;;“金”字文化对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01期

8 王姝丹;孙燕琳;;“金”词群中成语的隐喻认知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杜升强;马佳丽;;《说文·金部》文化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10 王慧刚;;温庭筠诗词中的“金”色情结[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孔德平;原型与意造[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曹建华;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杨惠东;中国早期青绿山水形态与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锟;“蘸染随类·五彩布成”[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武敬青;颜料和丝织品类文物材料光致变色的分子光谱评价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潘X;山水画的色彩观浅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4 耿兰兰;山水画创作中的色彩审美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译敏;朱砂红与古代中国视觉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雄;中国画颜料和颜料扩散效果的仿真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丽;浅谈中国重彩山水画的色彩之变迁历程[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赛;晋至盛唐传世卷本青绿山水画及色彩的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同春;青绿山水色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高磊;传统青绿山水的衰落和转化[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4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44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