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孤独的常态—内在情感升华状态下的精神性绘画

发布时间:2019-10-08 13:37
【摘要】:艺术根植于人的心理需求并且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甚至可以说,这是构成我们本质的基本需求。将“孤独的常态”作为内在的艺术表现对象是艺术家内在情感升华状态下的精神性绘画的一种实践。“孤独”一方面被认作是消极(自卑、抑郁、冷漠、悲观、边缘)的情感表现,当这种精神状态成为艺术创作者的精神诉求,所进行的艺术创作也同样会体现负面的孤独的艺术倾向,这也是艺术创作者的灵感与他对作品的视觉呈现的预期,形式、色彩、笔触、描绘的对象乃至整件作品的内在与外在都会随其预期的个人的精神性面貌而合理地呈现。孤独的另一方面是“没有情绪”的体现,是回归自我的审视,很多时候孤独是没有太多激烈的情绪,这种孤独存在得更内在,更持久并且没有太难以释怀的痛苦,人们会愿意并不自主地沉浸在这种时间和精神状态中,在这里能够更清晰地审视自己和周遭,也同样可能是更加持续的迷茫。本文分为三章节,基于对精神性绘画的理解,结合自身以“孤独的常态”为主题的系列绘画作品浅谈内在情感升华下的精神性表现在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针对以孤独的常态为主题的精神性绘画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自身及后来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图文】:

蒙克,病房,病室,精神状态


《病房中的死亡》蒙克

蒙克,病室,精神状态


《病室里的死亡》蒙克
【学位授予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斌;;关注审美体验,回归音乐本原——《健康歌》教学案例[J];音乐天地;2010年05期

2 刘娟;;浅谈歌曲的艺术表现[J];音乐大观;2012年12期

3 汪仁平;;利用课堂把语文学的有滋有味[J];青年文学家;2009年15期

4 续小力;;心如荔枝——《荔枝心事》赏析[J];写作;2009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宴群 要美林;科学抗癌,,好心情胜过十服良药[N];健康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映娴;孤独的常态—内在情感升华状态下的精神性绘画[D];鲁迅美术学院;2017年



本文编号:2546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46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