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关于油画创作语言个性化发展中美与丑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11-08 12:17
【摘要】:与古代艺术类型典型不同,个性典型则是近代油画艺术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国内油画创作语言个性化发展下的思考,从文革后油画个性化语言发展历程分析当今审美观的转变,,分析在当下环境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越来越具有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和多样性的表现方式,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丑”元素逐渐走入画面,“丑”日益升值,日益膨胀。但本文并不是说画面中不能存在“丑”的一面,也不是说画面要完全追求理想的“美”。通过对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中对于美和丑分析理解与探讨,在艺术创作中“丑”有时候适当的介入也能产生美的变异。但个性典型的创作手法并不等于极“丑”夸张怪异没有美的底线的创作手法。当其走向极端之后,离开了审美的范畴,便远离了作为艺术接受者的人民群众,最后自身也慢慢的走向无新可创的死路和失去创作的所本身应该有的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国内油画语言个性化发展历程。先从美学角度阐述关于个性化的语言,之后分析从文革后至今,油画创作语言个性化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尺度不断得到挑战与拓展,因而当代艺术已经不是以一个固有的审美原则可以去评价。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丑”元素逐渐走入画面,“丑”日益升值,日益膨胀。 本文第二部分论述了从美学中关于“美”的探讨看当下油画创作个性化发展。从中西方美学中对于美的探讨下,结合当代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个案进行分析,在个性化发展下的当代的油画作品虽然不符合传统美学绝对唯美的审美观点,但如果在创作中注意这些绘画语言在审美上的把握,如果能从“真”与“善”或“朴素”的基点出发,应该能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优秀画作。 本文第三部分论述了从美学中关于“丑”的探讨看油画创作个性化发展。先从中西方美学中“丑”的探讨切入,“丑”的运用丑的发展导致古典美学的否定和近代美学的产生。再探讨分析中外艺术创作中“丑”介入,也能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最后结合侧重主体的个性美的浪漫主义画派分析。通过事例说明,我们在表现艺术创作时候是可以适当的介入“丑”来增加画面的语言的丰富性,在艺术创作中“丑”有时候适当的介入、适当的运用“也就产生了哀情、喜剧、悲剧和幽默——美的变异”。促使我们进入新的一种新的审美境界。 本文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国内油画市场现状对油画创作语言个性化发展中“美”与“丑”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国内油画市场现状的不成熟与不规范,进而导致创作上“丑”的失控,最后分析个性非典型性化(极端化)的后果,个性若一味的向“丑”的一面发展将日益脱离社会,这也是近代我国艺术个性化发展的局限和弊端。这样下去是不利于国内油画个性化语言创作的发展。 本文最后一部分论述如何建立自我个性化绘画语言。分析了如何根据自身的创作来拿捏和控制“丑”在画面中的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欧明俊;胡方磊;;王维“诗中有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鲁勋洲;;徽州木雕的文化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陈育德;“诗中有画”是“艺术论的认识迷误”吗?──《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的质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王木青;;戴望舒的诗美和诗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张晓s

本文编号:2557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57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