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意境对我的系列创作《夏日》的影响与理论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流秋;从生活体验到构思的一点体会[J];美术;1955年11期
2 王流秋;从生活体验到构思的一黠体会[J];美术;1955年12期
3 舒咏平;论创作构思中形象的选择与组合[J];江淮论坛;1992年03期
4 靳薇薇;我心中的“生命之源”——谈我的作品“生命之源”的创作构思[J];服务科技;1994年06期
5 董小玉;论创作构思的心理流程[J];海南师院学报;1995年03期
6 贺友直;;关于连环画创作的立意[J];连环画报;2009年02期
7 秦勇;开掘主题 不断求索——《壁蜂》创作构思[J];电影通讯;1991年02期
8 杨文虎;;杨文虎评论小辑(一) 创作构思的发生[J];上海文学;1986年06期
9 曹炜;;2006我的创作反思[J];上海艺术家;2006年02期
10 李天道;;“得之于内”:审美创作的个性化追求[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光寒;;论中国画的复兴 系列之一:70后艺术家的使命[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2 赵立魁;;科教片创作中的“突出”问题[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苏霞;四川音协组织创作交响乐《生命》[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胡殷红;大题材创作与童心世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梁婷;中国画不能单因子遗传[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卢禹舜;随时代赋彩[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宋永进;“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N];美术报;2014年
6 一叶;复兴中国画的色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徐晓钟;呼唤与颂扬理想和信念的戏剧[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莹;中国画意境对我的系列创作《夏日》的影响与理论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杰;浅议《镜境之疏影系列山水》创作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贡嘎伦珠;交响序曲《幻象》等五部(首)作品及其创作札记[D];西藏大学;2015年
4 赵柏辛;浅析黑白灰构成在水彩画创作中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武萌萌;工笔荷塘系列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振宇;《梦幻现实的青春印记》—创作感悟[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7 许沈紫;主观意识在笔者创作中的支配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8 丁巧;论《重现的时光》的创作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苏书兵;《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创作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雪柯;《陕北印象》系列从写生到创作的实践与认识[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87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8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