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偶木刻版画中的抽象图形研究
【图文】: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要构建和谐的新秩序和重塑人性的真、善、美。艺术表达也不只限定为宣泄,也可以用建设的心态构筑起我们心灵的美和人性的善。”他提及古代的士大夫,常因人们疾苦和社会不公挺身而出,坚持他们的主张,且这些主张都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建设性的。在徐仲偶年轻时期,就表现出了超然的淡定、从容的秉性,不愤世嫉俗这样的性情的形成与他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他的家族在民族危亡时刻都敢于挑起重担,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正是这样的基因带给了徐仲偶无怨无悔的个性和心存高远的优秀品质。《生生不息的土地》(图 3.1)受到了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江丰的高度评价,这幅木刻作品在四川美术学院统一组织的进京展览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为当时的还是本科毕业生的他,,因此,更坚定了日后从事版画创作事业的决心。之后,该作品又收藏于大英博物馆。随后,中国美术界迎来了八五新潮——中国现代艺术涌动最活跃的时期,可徐仲偶却没有参与其中。关于为什么没有介入到八五新潮的潮流中去,他讲到,1986 年他去到美国,第一次目睹了西方现代艺术,被西方艺术涌现出的独创精神、开放性,丰富性震撼,与当图 3.1 《生生不息的土地》又名《川西坝子》 93cmx300cm 黑白木刻 1982
从“85 新潮运动”一直到 1989 年,这期间,徐仲偶在木刻版画艺术创内容和形式上思考互动的非常丰富。而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文化热现象的的迅速发酵,各界学者开始将符号的概念结合各种学科知识在学术研中运用,为符号学在中国发展做了一个良好开端。1985-1987 年一系列关于符学与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文章大量涌现,学者们争相在各自领域中研究符学。因为那时,正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处在“矛盾”的交口时期,国内艺术界临了大量西方现代艺术喷涌而来,中国还没有完善的现代艺术体系来承载的象,对中国艺术发展同时也起了划时代的作用。正在经历中国艺术界此番发展的徐仲偶,从其版画艺术语言方面寻找突点,活跃在中国的大师级艺术家——吴冠中先生的艺术言行深深的感染着徐偶,吴冠中先生一直在形式美的研究上保持了极高的战斗力。有了这么一个景,也正好有一个恰当的契机,在创作民居建筑时,旁人的一句无意调侃,适时成为了他又一阶段创作方面的新契机。徐仲偶在素材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他说:“中国传统建筑解决建筑结构牢固性问题就靠一榫一卯,古建筑的“语”就是榫卯。”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普;;时代里程碑——鲁迅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探析[J];中国美术;2019年05期
2 魏长健;;融媒体语境下红色报史的文化传播——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华日报木刻版画作品及史料巡展”为例[J];新闻战线;2019年20期
3 朝晨;;关于中国木刻版画的当代性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8期
4 万子亮;;木刻版画的形态与属性[J];艺术百家;2018年04期
5 陈丹蓉;;陈丹蓉作品[J];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03期
6 李默峥;;浅谈木刻版画中线条表现的独特魅力[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04期
7 田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木刻版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08期
8 黄良伟;;感知木刻版画语言的设计意味[J];美术观察;2018年02期
9 周杨萍;彭浪;;诠释[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年03期
10 曾凡娟;;重视基础 发掘特长——木刻版画教学的实践和认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洪模;;追寻先人的足迹——读杨以平《鹤鸣九皋——杨可扬画传》[A];百年可扬——杨可扬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4年
2 吴雪杉;;汽笛响了——阶级视角下的声音与时间[A];纪念鲁迅倡导新兴版画85周年暨张望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3 李浩;;贴近生活 关注人生——杨可扬的艺术思想略论[A];百年可扬——杨可扬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4年
4 王小音;;刀耕火种的人生——访版画界泰斗杨可扬[A];百年可扬——杨可扬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4年
5 黄可;;现代美术史中的邵克萍[A];明月在天·邵克萍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6年
6 许敏;;与民族共命运——论新兴木刻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与艺术交流[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2-2013[C];2014年
7 阮行健;;广州博物馆隆重推出两大展览[A];中国博物馆通讯(2016年12月总第352期)[C];2016年
8 齐凤阁;;茅盾与新兴木刻[A];茅盾研究(第四辑)[C];1990年
9 范凌;;身份转移——一幅中国画中的四种“看”的策略[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淳清;;读《母亲》和《打草鞋》[A];铁流22——纪念塘马战斗70周年、纪念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70周年、传承铁军精神 繁荣红色文化、战斗生涯 峥嵘岁月、追思 缅怀 学习[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平原;抗战时期重庆的木刻版画[N];团结报;2018年
2 崔文川;欧洲藏书票的摇篮与沃土[N];协商新报;2017年
3 乔平;他以木刻版画作号角[N];中国艺术报;2015年
4 马平官;绝版木刻版画极具收藏前景[N];吉林日报;2013年
5 秦杰;木刻版画《游击队员》竞拍记[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秦杰;历代木刻版画拍场竞价记[N];市场报;2003年
7 陆红梅;木刻版画京城受捧[N];中国商报;2012年
8 崔吉鸿;木刻版画迈上破冰之旅[N];中国商报;2005年
9 梅楚英;抗战题材木刻版画收藏前景看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投资木刻版画前景看好[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夏;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露;徐仲偶木刻版画中的抽象图形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阚媛媛;云南绝版木刻版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孙莞怡;浅析花卉题材木刻版画创作[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4 吴晗;徽州木刻版画中蕴含的儒家思想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5 倪丽君;油画并置木刻版画的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李天宇;黑白木版画创作中技法运用与情感表达[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7 周思雨;解析贺昆绝版木刻版画作品[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8 陈致宇;木刻版画视觉元素的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艺璇;延安时期木刻版画的时代特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扈少川;火的符号化与个人情感表达[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88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8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