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碑窠石图》为例对李成寒林山水的研究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0-03-21 15:04
【摘要】:通过史论文献以及书籍的阅读和本人临摹李成诸多作品,在绘画中对李成创作的“寒林气象”和其士大夫的精神气节深为震撼与感动。李成尤擅画寒林,寒林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其绘画语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自成一派,因宋代绘画以传统为基础,作品有可寻的笔墨语言,本人想在解释与学习《读碑窠石图》的基础上探究营造寒林荒诞枯涩气象的绘画手段和造境的程式,加深对宋代山水的了解认识,并最终提炼创作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师古但不泥古,传统与创新,力求能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的统一。在创作中也尽量多去思考作画的意义,在对前人经典学习之后加入自己的绘画思考,诠释艺术的自由理念,这是本人绘画的创新点。在技法上本人运用宋画语言并变化加入了泼墨染技法的新尝试,追求“隐”和“影”的效果,让画面中的构成融入整体的荒寒中。
【图文】:
挣脱了现实的铸就了另一种成功。苦寒的生活境遇用养了耀眼出色的山水画家,这也是所谓的“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现的是北方苍茫寂寥空旷的平野,如《茂峦萧寺图是表现成角透视画法的经典尝画的寒林,本文详细论述的《读碑窠石书画出版社,2016.8.1.267.017.158.学院出版社,2000.12.341.
略练“惜墨如金”,烘托寒林气象萧瑟,悲凉感怀,除此之外《松泉磐石轴》《小寒林图》(图 2-2材的绘画。2.1.2 地域环境对画风形成的影响李成出生现为山东,历史上的齐国都城临淄了李成的山水画家人生道路。由于地域面貌的特东临淄的北方一带有特有的荒寒环境,首先是季少,天寒地冻植物树叶掉落枝干光秃,在李成的之势,通过观察把高山,树林,,竹草,把广阔,画入画中,赋予了感官的审美精神,把师法自然的画风分异明显,正是因为不同地域的面貌和不方的画家多表现的是北方特有的画风,如范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本文编号:2593512
【图文】:
挣脱了现实的铸就了另一种成功。苦寒的生活境遇用养了耀眼出色的山水画家,这也是所谓的“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现的是北方苍茫寂寥空旷的平野,如《茂峦萧寺图是表现成角透视画法的经典尝画的寒林,本文详细论述的《读碑窠石书画出版社,2016.8.1.267.017.158.学院出版社,2000.12.341.
略练“惜墨如金”,烘托寒林气象萧瑟,悲凉感怀,除此之外《松泉磐石轴》《小寒林图》(图 2-2材的绘画。2.1.2 地域环境对画风形成的影响李成出生现为山东,历史上的齐国都城临淄了李成的山水画家人生道路。由于地域面貌的特东临淄的北方一带有特有的荒寒环境,首先是季少,天寒地冻植物树叶掉落枝干光秃,在李成的之势,通过观察把高山,树林,,竹草,把广阔,画入画中,赋予了感官的审美精神,把师法自然的画风分异明显,正是因为不同地域的面貌和不方的画家多表现的是北方特有的画风,如范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王晓;;读碑窠石图[J];国画家;2018年02期
2 李成;;读碑窠石图[J];青年文学;2018年07期
3 何禹珩;;读碑窠石图[J];月读;2017年11期
4 吴卫平;;比较研究《读碑窠石图》和《阿尔卡迪亚的牧人》[J];美术大观;2015年06期
5 卢蓉;;《读碑窠石图》及其画家李成的艺术理念[J];芒种;2013年06期
6 奕明;;读碑窠石图[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6年06期
7 杨月琴;;《读碑窠石图》的图像学解读[J];品牌研究;2018年04期
8 吴卫平;;浅析《读碑窠石图》和《阿尔卡迪亚的牧人》[J];美术界;2015年09期
9 袁有根;;现存《读碑窠石图》当是李成、王晓真迹[J];美术;2008年04期
10 杨诜;中国山水画欣赏[J];中国美术教育;199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 沈伯约;旷古奇作 沧桑无限[N];中国文物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川祺;以《读碑窠石图》为例对李成寒林山水的研究与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3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9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