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点苔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17:24
【摘要】:本文由山水画点苔法的发展与功能展开阐述,其中着重以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中对点苔法进行形态与关系研究。在当下山水画的发展趋势中,有不断寻求形式风格样式的,有寻求笔墨丰富多样性的比比皆是,还有不断追求画面效果的制作性等等,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目的出发的山水画的创作,都是要以自然之道的山水规律来作为表现对象。山水画的表达语言颇多,点苔法作为山水画表达语言之一,皆可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融入应用。纵观整个山水画史,点苔又作为强化结构的方法而存在,继而到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中的点苔法。通过对此图卷的山水画作品点苔独特性分析,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僧人画家的出现,石涛打破了原有的“传统”与“作古”的格局,在山水画中他不拘泥于程式,大胆落墨,以抒发其真实情感而成。“搜尽奇峰打草稿”本身也是石涛的美学观点,旨在收集和积累自然界规律的材料。并在艺术创作中加以提炼加工以得画理,再加以表现的这种山水画创作方法。山水画的创作也离不开作者的真情实感,情感承载美好的期盼,作品也因情感变得真实而鲜活,依旧还是我们感知生活的初衷,以时代为依托,以情感为主线,文艺作品才拥有无比珍贵的价值。其次,笔者将点苔法延伸到创作中,如何合理运用点苔中的关系与形态表现,以及点苔的形态与情感的融合表达,同时对真山真水的一个规律性的把握能够更加深刻。最后将对个人绘画实践有着一个更加直观的专门性研究,也更加有助于自身创作的方法性与选择性的把握。
【图文】: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点苔法研究


范宽溪山行旅图

米芾,潇湘,奇观


云头皴大多用垂直点、杂点,用以协调山石结构的连接。小笔锋的点状皴法,如元代的王蒙常用的牛毛皴,代表作品如《轻卞隐居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见图 2)中的豆瓣皴等,苔点应集中在某一具体部位,不宜松散。在经营苔点之前,我们应细心考虑苔点与山体岩石结构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落笔。点苔用笔可轻可重,“如蜻蜓点水”是形容点苔要轻,但是,山石结构处需要醒目的点苔时,则要笔墨重一点,但是行笔过程中要放松,轻轻地在纸上,迅速抬起是作为不醒目的点苔,如远景重的丛树,石堆……用墨一定要富于变化,笔尖点墨,苔点密集的地方要厚而微弱,苍苍茫茫,富于生机的变化,点苔虽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是,丰富的笔墨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黄宾虹用以提神的苔点比整个画面还要浓重的多,焦墨与宿墨最为常见,用以醒目到整个画面。当经营苔点时,一要大胆,二要先思考再下笔,还需要放得开、收得住,做到既轻松又遒劲有力,观者仔细看来,可看得精心之处,,同时又洒脱随意,看似不经意却处处留心,既遵循法度又不拘泥于法度。另外,还要一气呵成,而不要一个一个点地摆、布、排、列。美术作品都是心随笔动,才能做到苔点具有的生机与活力,给整幅画面做到画龙点睛之效。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紫云;;春到梅林桥[J];老年人;2019年05期

2 陈慧琳;;“点苔法”在山水画中的应用[J];美术文献;2014年03期

3 刘征;;论中国画点苔的技法应用与审美特征[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邓嗣明;;“点缀”和“暗透”[J];语文学习;1986年11期

5 平杰;;点苔与修行[J];当代油画;2015年05期

6 王成喜;;怎样画梅花(三)[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年02期

7 邓嗣明;;“苔衬”的审美功能及其表现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12期

8 何光锐;;笔意与“书卷气”“匠气”的关系[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年01期

9 索启;;山水画中“点”的地位及意蕴表达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9期

10 苏厂元;;试论“点”在山水画中的意蕴[J];美术大观;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芳;;院藏蓝瑛山水画及其技法与风格浅析[A];耕耘录:吉林省博物院学术文集2012-2013[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墨语;群|_虽参差 适我无非新[N];中国美术报;2016年

2 李大刚;山水盆景巧点苔[N];中国花卉报;2004年

3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 朱天曙;书画有法 又非定法[N];中国文化报;2017年

4 王凯 崔艳;再说艺术品的真与假[N];美术报;2006年

5 初中海;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N];美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晓彤;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点苔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思超;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点苔法的运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张川;山水画中的势[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田甜;董源水墨山水画艺术特点探微[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5 缪玲;中国山水画点法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3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93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