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工笔画创作中的“陌生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3:30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随着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不断融入,传统绘画思维方式及人们视觉审美意识的转变,使当代工笔画创作中逐渐呈现出“陌生化”的现象。“陌生化”理论是指视觉上的反常态,违反常规常理,形成视觉上的陌生感,使欣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一种思考与互动。本文以当代工笔画创作的视角切入“陌生化”理论,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通过对中国画传统意象的新转化和西方超现实主义中“陌生化”形式的借鉴进行探析,阐明当代工笔画创作中“陌生化”现象形成的根源;第二,以造型、图像、构图的“陌生化”为立足点,探索当代工笔画创作中“陌生化”现象潜在的表现形式,并举例论证当代工笔画创作中“陌生化”现象体现形式的具体表现;第三,深入探究当代工笔画创作中“陌生化”现象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涵;第四,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陌生化”现象对于当代工笔画创作的表达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陌生化”现象体现形式所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创新性对于当代工笔画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
【图文】:

黑鱼,“陌生化”


貌区别于客观现实的再现,这种夸张的“陌生化”表现形式是当代工笔画创作中“陌生化”现象的表现方式之一。“陌生化”的夸张方式同样在其作品《在少女们身旁》及《北京故事三号》都有所体现。左正尧的作品《黑鱼》(如图 1-2),从作品画面中可以看出,艺术家所创造出的人物形象和树木造型,有别于传统工笔画在描线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实的手法,画面中的人物造型运用了主观化的光线和概括化的处理方式,,人物造型上四肢扭曲,比例夸张,整个人物形象概括化处理,即具象又抽象,

“陌生化”,工笔画,表现方式,大头


呈现的,其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有意味画的人物形象,脸部造型都具有大头、变的“陌生化”手法所呈现的物象面于客观现实的再现,这种夸张的“陌生现形式是当代工笔画创作中“陌生化”表现方式之一。“陌生化”的夸张方式其作品《在少女们身旁》及《北京故事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华;;当代工笔画的表现性特征[J];艺海;2019年02期

2 吴从瑞;;中国当代工笔画对传统色彩的继承与发展[J];美术;2019年01期

3 马宁;;探讨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现代设计元素[J];美与时代(上);2019年04期

4 李光耀;;浅谈多元化审美对当代工笔画的影响[J];艺术评鉴;2017年23期

5 陈雨桐;;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语言表达[J];美与时代(中);2018年05期

6 殷双喜;;图像与画意——关于当代工笔画的一些思考[J];美术研究;2017年01期

7 高宁;;当代工笔画的线与色的妙用[J];美与时代(中);2017年07期

8 刘飒;;探究当代工笔画语言的运用[J];大观(论坛);2018年01期

9 李梦恬;;浅谈当代工笔画创作[J];美术界;2016年12期

10 王海滨;;当代工笔画的品评标准刍议[J];美术界;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卫;;关于当代工笔画发展趋势的思考[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维民;创造工笔在未来美术史中的“新粉本”[N];中国艺术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陆虹;当代工笔画名家谈[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牛克诚;当代工笔画的语言形态[N];北京日报;2002年

4 保轩;保利将推当代工笔画专题[N];中国商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陆虹;当代工笔画:精神与形式怎样和谐[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海滨;当代工笔画的品评标准刍议[N];中国文化报;2016年

7 主持 徐涟 本报记者 杨晓华 整理;当代工笔画:融入生活的中华美学“新”风尚[N];中国文化报;2016年

8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博导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李魁正;回归主流态势中的当代工笔画①[N];美术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亚萌;从当代工笔画中,你能发现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3年

10 汪新林;谈当代工笔画的现实指向[N];美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希;中国工笔画评价标准体系的探究与建构—重绘画性视角[D];天津大学;2015年

2 杨斌;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表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愉舒;当代工笔画创作中的“陌生化”现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2 朱斐;当代工笔画创新中的“形而上”内涵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3 周晓娟;当代工笔画中的动物隐喻性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4 潘广虹;当代工笔画个性化语言表现的探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9年

5 陈鸿荣;当代工笔画创作语言的多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6 董辰;当代工笔画中的表现性特征研究[D];渤海大学;2018年

7 梁婷;当代工笔画灰色调语境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8 林梦珂;当代工笔画“微场景”表现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9 张华;当代工笔画的构图与色彩形式表达[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周绮婷;当代工笔画中线的弱化探析与实验[D];广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96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96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