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龚贤绘画中点的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2:40
【摘要】:位居“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是明末清初的艺术大家,以山水为长。龚贤生活的社会环境很恶劣,国家破败、家人离散的悲惨经历,让他一生中的大半时光都处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但在这充满苦难的岁月中,他以他超凡的天赋和毅力使他的绘画创作突破了传统水墨的束缚,展现出别有洞天的世界。他的绘画作品最负盛名的是浓黑透亮的“黑龚”时期,在“黑龚”风格之前,还有明净简约的“白龚”、苍茫迷离的“灰龚”风格。龚贤一生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吸收前人的绘画艺术精髓之后,打破旧的笔墨规则,让我国传统绘画语言得到进一步发展,走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绘画艺术道路,是积墨法的集大成者,为后人在中国画学习上带来了启发,提供了借鉴的范本。本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龚贤生平概况和绘画学习经历。龚贤的一生坎坷曲折,从富家子弟沦为亡国奴,漂泊无依,但是他凭借自己坚韧的意志顽强地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始终没有停止绘画的学习与创作,并将满腔抱负与内心的情感寄托于绘画作品中。第二章,对龚贤作品中点的语言形式进行分析,第一节介绍了“白龚”时期、“灰龚”时期和“黑龚”时期龚贤对点的形式的运用以及各时期的绘画风格特点;第二节从社会原因、自然原因、师承体系、绘画理念四个方面分析了龚贤作品中点的语言形式的成因;第三节从点的形式的主要类别、艺术表现、精神内涵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形式特征。第三章,剖析了龚贤的绘画作品中点的形式的创新性,梳理了传统绘画中点的形式的演变历程,龚贤学习古人却不迷信古人,善于取法自然,注重观察与写生,大胆创新,变革积墨法,注重画面中光影的变化。第四章,重点介绍了龚贤作品中点的形式对后代大师以及对笔者的作画启示。本文主要通过鉴赏龚贤的山水画作品及相关的艺术观点,并对之进行探究和分析,来解读龚贤作品中点的表现形式,并希望通过探究龚贤山水画中的点的艺术形式,给想要投身于中国画创作的人们提供一些粗浅的想法,力求抛砖引玉。
【图文】:

龚贤,画面,树木,内容


《江山林屋图》(局部),37.6cmX95.6cm,邋1652年,纸本,水墨,苏州屋图轴》(图2-1-3)描绘的内容很简单,画面以山峦树木为主。画涩的长线条勾画出,用笔干脆利落,树干和树枝的笔触清晰可见,茅而成。树叶用浓墨点表现,横笔点出的扁点、垂叶的三角点、有力的征的树叶,小坡以及屋旁山上凸起的部分用浓墨湿笔点出大大小小的组、疏密得当、浓淡相宜。画面中极少皴擦,简单明快,颇具趣味性,的线,两者相互映衬,十分精彩,恰到好处,连接了画面,丰富了层关系,紧凑了画面的节奏,尤其是点的处理,使画面更富有张力与生雅致,耐人寻味,让人沉醉其中,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住在茅草屋中渊明一样生活得悠闲自得呢?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悠然淡泊让人感受安静、平和,龚贤本人的心绪也能从中体会一二。逡逑

龚贤,博物院,北京故宫,画面


'?亡■~柟义贤迹玻罚常ㄏ停妒枇置┪萃肌罚玻担澹福悖恚兀担梗澹叮悖恚澹保叮矗改辏奖荆尬┪锕莶劐义稀蹲圆厣剿肌罚ㄍ迹玻保矗┲械氖魇峁骨逦缘聪吖蠢斩桑绞陌枷蒎义洗ι杂旭迦荆课菀粤攘燃副实募蛄废咛豕蠢斩桑鞲梢彩怯贸は咛豕椿饕逗吞Φ阌缅义系愕男问奖硐郑煌髂镜氖饕对擞昧瞬煌问降牡悖性残渭幸丁⒔樽值恪⒋雇返恪⒄胍跺义系愕龋按υ残蔚奶Φ忝芗婺ǖ手校笃舭祝虻ッ骶唬堑湫偷脑缙凇鞍族义希喂ā钡幕纾搿督搅治萃季怼废啾冉希娴牟愦胃懈浚诎坠叵档拇砩细源蟮ǎ义隙员惹苛遥嫫瓢蹴纾粲凇鞍坠ā笔逼诹硪环绺竦淖髌贰e义希保跺义

本文编号:2599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99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