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山水画对黄土高原表现的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9:09
【摘要】:以黄土高原为题材的中国山水画是近代才开始被艺术家大量表现的。五代到两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兴起与成熟的阶段,当时的画家主要关注名山大川以及江南山峦的描绘,很少有画家关注黄土高原题材。20世纪30年代,由于陕北成为当时抗战的北方重镇,黄土高原题材才开始被艺术家们关注。在该题材发掘的前期艺术创作大部分以人物版画为主,建国后逐渐有以长安画派为主的画家创作黄土高原为题材的山水画。以石鲁、赵望云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坚定的执行党中央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深入生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石鲁更是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口号,在石鲁的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大部分不同于传统的黄土高原题材山水画纷纷问世。1961年,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在全国巡回展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全国取得了深远的影响。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黄土高原题材创作的可行性,引起了全国山水画家的关注。于是很多京派、海派、金陵画派和岭南画派等众多山水画家也开始到黄土高原采风,黄土高原的独特地貌特征和人文风俗以及其革命题材的重要地位都是艺术家眼中的宝库,艺术家们将自己眼中的黄土高原与自己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创作了大量黄土高原题材的山水画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的结合了画家自身技法和认识修养。本文旨在运用图像研究分析黄土高原题材山水画由于视角的不同,呈现的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创作结果自然风格多样。他们在取材角度、构图手法、表现技法、画面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形成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景象,这样的差异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内在规律,以及个别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表现形式的形成与创作思路的不同,根据这样的规律指导我们的山水画创作思路。古今中外,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个人经历、性格、角度、喜好各不相同,当下我们在创作山水画时也会遇到和前人一样的问题,面对一个全新的题材怎样创作,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面对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如何在其中找寻到自己的创作方向。这些疑问我们可以参考前人在面对黄土高原这一新题材上各自找寻自己创作中突破点的共性,他们或在传统上继承发展;或在写生中寻找灵感;或是借鉴其他艺术;或是以上方法皆而有之。给我们当下的创作与自身优点的结合提供了多种思路。
【图文】:

石涛,原名,作品,写意性


动、以大背景与点景人物的对比相结合欲晓》《月下苏州》等作品中简洁的线中方与圆的运用和他后期山水画写意性用方形的构图方式和富有装饰性的风格渐在加强关注图式构成的变化上,不再鲁眼于西北农村,其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式,,画出了黄土高原的浑厚朴实之美。北束鹿县,从 1934 年起他深入北方各了非常多表现抗战时期农村生活的场景夏首次至敦煌临摹壁画并写生,并与个人艺术风格。如图(2-1)

黄土高原,作品,山水画,创作题材


代表作有《打到封建》《民主评论会》等。其开始中国画创作是在 19年,这之后他一直致力于传承与创新中国画,50 年代,经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尝试,他提出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口号,[1]1959 年创作的《转战陕北》得了不错的反响,这件作品标志着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新黄土高原山水画的成熟,之后又创作了大量的新的风格不同于他之前的优秀作品,并与赵望云同为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当时有人评论批评他的画是“野、怪、乱、黑”,而这样的批评也从侧面证实他的山水画创作与传统绘画拉开了差距,体现了他个性自由、不落俗套、大胆创新的性格特征。石鲁的创作题材涉及很广有祖国大江南北也有海外异地比如埃及,但主要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题材的作品数量最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1959 年《转战陕北》如图(2-2)画面尺寸偏向方形,画面更加饱满;前景运用高大的土坡崖壁,表现出了黄土高原的巍峨雄伟;后景用淡墨皴擦,方中见圆的笔触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感和天地的延伸感表现的非常到位;画中的点景人物在远山的衬托下非常醒目;人物的走向与山势的走向暗中结合,虽然画中人物较少,但给人一种千军万马蜿蜒行军的感觉。这张作品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琪;;小说《兄弟们》的主题及主人公形象分析[J];林区教学;2017年01期

2 陈晓亮;;《最美江西》手绘本创作[J];知音励志;2017年01期

3 吴敏;;山水画写生在创作中的转化分析[J];长江丛刊;2017年12期

4 袁德玉;;从语境角度谈文学翻译[J];芒种;2017年12期

5 艾菲;;论鲁迅“须听将令”与文学之“圈”的创作思想[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李涌泉;;试论老舍的早期创作及其准备——《老舍及其创作初探》之三[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张楫;;认识历史、深化主题、把握时代精神——《康熙晏驾记》创作琐谈[J];戏剧文学;1987年09期

8 金梅;浩然十年创作描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01期

9 钱学文;戏剧《洞中人》小议[J];阿拉伯世界;1988年03期

10 汤全福;略谈绍六创作的两次跨越[J];江汉论坛;198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姗;;从《修配工》解读马拉默德“人人都是犹太人”的创作思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兴田;;创作漫谈[A];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谈论——东华大学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术年专家演讲集[C];2007年

3 凌月麟;;略论鲁迅的木刻创作思想[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4 林平;;一曲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歌——杨牧创作思想初探[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陈丙莹;;郭沫若与胡风四十年代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对比思考[A];郭沫若研究(第九辑)[C];1991年

6 曹铁铮;曹铁娃;;“天津画派”领军人陈少梅的创作思想研究[A];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7 朱薇;;“以人民为中心”——兼论两次重要的文艺座谈会讲话[A];2016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上)[C];2018年

8 陈丙莹;;郭沫若与胡风四十年代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对比思考[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策;创作思想的解放与法制意识的增强[N];人民公安报;2017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创作要走出“小自我”投身“大时代”[N];文汇报;2018年

3 采访者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温s钿

本文编号:2659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59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f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