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观照下的宋人画“水”
【图文】:
宋代李唐江山小景图
北宋范宽秋林飞瀑图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敬华;;事实与价值: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及其德育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冷晓华;谈自然教学中的“格物致知”[J];黑龙江教育;1998年10期
3 朱宝信;“格物致知”论抉微[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4 刘泽亮;“格物致知”考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朱宝信;;漫议“格物致知”学说之中外古今命运[J];广西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6 李五湖;“格物致知”之再评价[J];中州学刊;1985年04期
7 薛益明;;古医籍名释[J];中医函授通讯;1988年04期
8 林文照;郭永芳;;“格物致知”学说及其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年04期
9 赵美夫;;浅谈朱熹“格物致知”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9期
10 杨爱东;;方以智对传统“格物致知”论的突破[J];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乐爱国;周翔;;从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科学”[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刘正平;;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乐山;;论朱熹的“格物致知”认识论和方法论[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攀 张继红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格物致知”识中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朱汉民;谁误读了“格物致知”?[N];光明日报;2012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王静;“格物致知”与科学:不可通约还是内在相容[N];中华读书报;2016年
4 深圳市委宣传部讲师团 卢忠仁;说“格物”之“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5 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 张志敏;提升格致品质 创新学校文化[N];天津教育报;2007年
6 中建五局有限公司董事长 鲁贵卿;领导力六层次[N];湖南日报;2014年
7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尹继佐;探索新机制 寻求新建树[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于海波 孟凡丽 王颖;科学与技术源流简考[N];吉林日报;2003年
9 黄铁军;希格斯玻色子、格物致知与四大皆空[N];中华读书报;2013年
10 河北石家庄市 杜浩;年轻人为什么需要学习国学[N];中华读书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左剑峰;感性学视域下的先秦儒家情感观念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闵百慧;“格物致知”观照下的宋人画“水”[D];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
2 邝宁;“格物致知”说哲学省察[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杨东霖;中国古代“格物致知”、“实事求是”科学概论源流新探[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4 许伟;朱子与阳明格物致知说之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沁;“格物致知”思想指导下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活动体验”专题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彦涛;段正元之“格物致知”论[D];兰州大学;2006年
7 廖永安;原格物致知[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啸;格物致知内涵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6年
9 任淮南;朱熹的修养论与佛学[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赵静;朱熹生命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2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6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