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侗族视觉符号在水彩创作中的融合运用

发布时间:2020-05-15 13:56
【摘要】:侗族传统文化是在悠久的生产以及生活之中,侗族人民逐渐积累的文明成果。其视觉符号也是水彩画中重要的创作资源,丰富了水彩画的符号语言。以侗族为主题来创作的水彩画似乎是对各种现实生活的再现或描绘,事实上,这些绘画中还意味着侗族人民对待生活的态度、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这些内在涵义超越了画面本身,同时增强了画面创作的活力。只有深入探索侗族水彩画的先验空间,深刻理解侗族民间艺术的价值,侗族艺术符号才能在水彩创作中得到更好的融合运用并为其现实发展找到坚实的立足点。作为在侗族地区生活长大的创作者,能用作品来记录下这些民族留下来的瑰宝,是幸运的,更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以侗族的视觉符号作为艺术资源的研究对象,探讨水彩艺术家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继续探索侗族水彩画的内涵。从当地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然后丰富和创作出具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在本文中,我希望用水彩语言来分析侗族视觉符号和水彩创作相结合所带来的新变化。然后借鉴湖南侗族的民间元素及其艺术语言,来探讨现代水彩画创作的可行性。文章的讨论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节就现代化背景下,侗族文化及艺术的发展是如何遭遇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和对以侗族文化视觉符号为创作元素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进行基本阐述,探讨它在当代水彩艺术中的地位。第二章是讨论侗族视觉符号在当代水彩创作中的研究价值,包括美术史学角度的价值以及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层面的研究价值。第三章从造型、图案、素材、色彩四个层面分析了侗族视觉符号在水彩创作中的应用。第四章论述了侗族传统视觉符号在水彩创作中的融合方向。探讨水彩创作民族化的运用,以及侗族传统元素在水彩画创作现代语境中的介入。第五章是在归纳全文的基础上,总结侗族传统视觉符号在水彩创作中的影响。并反观个人艺术创作对侗族题材水彩创作体会,主要从选定题材、收集题材以及精神格调、作者情感追求以及表现形式、画法技法等角度进行论述。
【图文】:

芋头,通道县


断发展的打磨和推进,慢慢形成了特有的视觉符号,质的文化视觉符号。以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被称为部,属于南侗,由于建设不发达,人们仍然保留着相族传统视觉符号的种类族民间建筑形态符号有“地界山溪刀耕火种,又旧俗尚屋宇”[1]的说法,擅长营造建筑,侗族鼓楼、风雨桥、土地祠、戏楼、建筑,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三江县志·卷二·风就今而论,殆非他所族及也”[2]。侗族最有代表性的筑。中各种单体的集合是侗寨,它体现了侗族建筑的整体特殊形式和外在特点,,使侗寨成为值得探究的审美视美紧密结合,是艺术美感赋有园林式民俗风情的体现侗族人懂得了在自然的空间中建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

通道县


主要用于存放、晾晒谷类农作物和放置杂用的建筑主要用于侗人商议、聚会以及祭祀活动的场地,其称为侗族建筑的“三宝”。间雕塑形态符号统视觉符号中,雕塑绝大部分都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的其他器物的装饰内容或手段呈现的。侗族的雕塑可根据以及透雕。如果按照应用的领域,侗族的雕塑可以分为饰雕塑、宗教的雕塑以及工艺的雕塑。按照使用的材料要有木雕以及竹雕、石雕等等。木雕是以木材为原料的饰、家具装饰、傩面具、神像、工艺品饰品等。侗族建纹饰,特别是瓜柱之间的“穿”。③鼓楼、风雨桥这些部和栏杆的柱头基本全雕刻为灯笼型、莲花型、绣球型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鸿毅;韩涵;;文化视野下的侗族建筑[J];建筑与文化;2018年12期

2 刘昊鑫;;浅谈通道地区侗族民居的地域艺术表现[J];戏剧之家;2019年13期

3 孙万心;;侗族文化“三宝”[J];民族大家庭;2018年01期

4 袁雅清;;浅谈侗族织锦中太阳纹样的来源[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0期

5 李雯;;浅谈黔东南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17年08期

6 陈芳;张凯;;论贵州侗族“以歌替书”民间儿童教育传统的形成[J];北方音乐;2017年12期

7 唐云;靳小水;;侗族建筑形式剖析及侗族文化寻绎[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10期

8 陈全瑶;潘齐欣;;谈黔东南侗族文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年02期

9 杨通华;杨清江;张显强;;现代化背景下侗族文化的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10 周菁;王蕊;;侗族建筑及其保护与开发研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杜宇;;侗族文化对环艺设计的启示[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C];2019年

2 马诗浩;邓霞;王优;王璐;孙月圆;马诗浩;;民族内隐论对双文化侗族高中生自我构念动态性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3 汪兴;;侗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对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朝阳、大湾村的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文化扶贫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4 杨定;;试论糯稻文化在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中的地位[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经华;;传统重建与乡村复兴——旅游扶贫背景下寨沙侗寨的发展思考[A];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文化扶贫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金黄;研习侗族文化,香港青少年感受到祖国之美[N];中国文化报;2020年

2 吴运坤 李家禄;《侗族酒文化》,侗家生活的温暖图景[N];贵州日报;2019年

3 陆祖韩;我省42个村寨被命名为第二批“魅力侗寨”[N];贵州民族报;2016年

4 穆巍;黎平肇兴镇——弘扬侗族文化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N];法制生活报;2017年

5 卢惠龙;遗世独立的贵州侗寨[N];中国青年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潘建;红色旅游让侗乡之都大放异彩[N];贵州政协报;2017年

7 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新通道”:让侗族文创走向世界[N];湘声报;2017年

8 湖南日报记者 沙兆华 通讯员 胡益龙;皇都侗族文化村:“民族旅游+”大放异彩[N];湖南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蔺壮壮;杨苗:让侗族的优秀文化“走出去”[N];中国青年报;2015年

10 中共三江县委中心组;写好侗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章[N];柳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石开忠;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正竹;文化产业视角下贵州黎平侗族非遗的文化变异与经济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9年

2 李鹏璨;侗族视觉符号在水彩创作中的融合运用[D];四川美术学院;2019年

3 石宁展;清末民初侗族地区侗款教育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芷s

本文编号:2665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65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8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