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一次内心的朝圣—《虔诚》创作感悟

发布时间:2020-05-17 06:56
【摘要】:我国的西藏地区自然地理风光十分壮丽,藏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这吸引着很多艺术家前往寻找灵感和创作。这些作品大都是以西藏自然景观、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宗教活动等为创作主题和表现对象。本文以作品《虔诚》为主题,从创作意图、题材来源、创作过程、效果呈现等几个部分进行阐述,其中主要描述创作过程的所思、所感、所学。本次创作笔者以刘云生水彩画作为基础,选择人物题材水彩画作为主要的内容,希望能够通过对人物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作品的情感与思想特点。本文第一部分对刘云生个人进行介绍,对其作品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看法观点。第二部分侧重于解释作品的创作意图,提炼出一些创作要点;作品的形式选择及呈现方式,对作品的产生和创作实践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作品的效果;第三部分阐述了水彩人物画创作的实践体会,谈在人物画创作中笔者对人物画的感悟。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对今后的水彩人物画创作产生一定的启示,并且进一步提升本人水彩人物画创作水平。
【图文】:

一次内心的朝圣—《虔诚》创作感悟


《原上藏魂》

少数民族,民族性,民族,创作素材


图 1-1 《原上藏魂》 图 1-2《打麦场上》也许正因为刘云生特殊的工作经历,,使得他与边疆、与少数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其创作生涯中有很多民族性极强的作品,主要有民族主题人物画、民族特风格风景画等等,民族性是他作品的“标签”。刘云生在藏区体验了十年生活,收集创作素材超过 20 次,其足迹遍于四川阿坝甘孜二州、青海玉树等大部分藏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涛;;走近历史·感悟人生——剖析雕塑《本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的创作构思与体会[J];艺术工作;2017年04期

2 张建明;;《春融》创作感言[J];东方文化周刊;2016年51期

3 华亮;;浅析摄影创作中个性与共性理念[J];明日风尚;2016年24期

4 李少旺;;水墨画创作中的情感体现技法[J];中国文艺家;2017年06期

5 王哲明;;关于油画创作构思阶段的几点思考[J];明日风尚;2017年04期

6 李建军;;论文学创作构思的整合机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白虹;我的“冰后”与我的梦—谈我的作品“冰后”的创作构思[J];服务科技;1995年06期

8 舒咏平;论创作构思中形象的选择与组合[J];江淮论坛;1992年03期

9 张承安;;愿智慧之源长流 思源屋》创作构思剖析[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10 徐鹤;;儿童画创作与模糊思维[J];美苑;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谷五兰;;试论服装CAD[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景绍宗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北京文艺家协会会员;那流光溢彩的童年[N];中国集邮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徐晓阳;素描手稿再现大师创作构思过程[N];光明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莫俊 通讯员 严琴;重现历史波澜 创作构思巧妙[N];南宁日报;2010年

4 艺术家 李丛;空乏的“灵感”不是灵感[N];中国文化报;2018年

5 朱胜龙;编辑要善于“说书”[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6 王西乾 李亚;这个夏天,梦想刚刚展翅[N];中国艺术报;2018年

7 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大型油画《启航》作者之一 何红舟;自南湖启航 驶向新时代[N];中国艺术报;2017年

8 英子;我想唱歌我就唱[N];医药经济报;2001年

9 杨刘忠;众人拾柴火焰高[N];大理日报(汉);2009年

10 林海钟;灵隐寺济公殿壁画创作构思[N];美术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竞文;一次内心的朝圣—《虔诚》创作感悟[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孙启秀;《汉服少女》创作阐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郭晗;关于作品《湮没》系列的创作笔记[D];安徽大学;2019年

4 彭琳琳;关于作品《印迹》系列的创作笔记[D];安徽大学;2019年

5 张安然;“真实之美”—阿利卡具象表现绘画对我创作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毋迪;石版画“憧憬·迷茫·希冀”青春系列创作报告[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7 陈婷;“春之客”系列粉印木刻创作报告[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8 陈婷婷;“苗女系列”石版画创作报告[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9 孙展;《西藏组画》的创作感想[D];河南大学;2018年

10 樊安琳;后印象艺术的视觉语言对我创作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8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68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0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