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山水画“秋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22:13
【摘要】:“秋”作为中国古典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具有独特的内涵及意义。“秋”为四季之一,较“春”“夏”“冬”而言,内涵和意蕴更为丰富。首先,“秋”作为四季中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一方面有着“收获”“成熟”的意味,另一方面则有“肃杀”“萧瑟”之意,是自然物象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因此,历代文人对于“秋”的描绘以及情绪、感悟的抒发,构成了诗词歌赋、绘画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主题。本文以中国山水画中的“秋境”为研究对象,对“秋境”的理论建构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来源于先秦哲学,其二来源于诗词文论,其三则为绘画理论。本文首先讨论了“四时”之“秋”在先秦哲学中母题的形成及内涵,并探讨了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主题,进一步阐发了“秋”在诗歌、绘画中的联系与转换。第二,本文对“秋”在绘画理论中的意境建构、审美形态等作出论述。第三,文中以具体的绘画作品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秋”在山水画中的意境表现与落实。本文立于绘画美学的层面,对古代山水画中的“秋境”作深入研究,不仅探究“秋”之“境”的建构,更求深发“秋”之“意”的意蕴。
【图文】:

绢本,美术馆,日本,扇面


”其《祥龙石图卷》左侧亦有题记、题这些材料表明,到了北宋时期,已经逐渐体绘画中,也经常以扇面题诗的方式来传达画就配有宋孝宗亲笔的苏轼诗句“平生睡足连江中柳枝》亦配有宋理宗所写“晚风飘暑去,新作画与题诗是南宋院体画中常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幅的扇面来互相观看,形成一种诗歌与值得注意

倪瓒


这里我们无法判断马麟创作的初衷是否真正有表现秋的意图,但是理宗幅画蕴含了“秋色”的诗意。因此,,可以说这里“秋”的画意正是通过宋理宗出来的,也正是诗画并题的表现形式,为画作本身增添了一层婉约含蓄的诗意补的关系,如吴龙翰所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画》序)到了元代,这种诗画同构的表现形式更为普遍,即绘画与诗歌题跋经。清代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指出:“自元以后,画款始行,或画上题……为某人所画,则题上款,于元始见。”306这个时期的画家对诗歌、绘画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峰;李自涌;;秋高气爽赏“秋图”[J];东方收藏;2013年11期

2 张晶;;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四时”[J];艺术百家;2012年02期

3 王晓骊;;董其昌《秋兴八景》题跋索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孙福万;;儒家哲学的时间观[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张震;;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时节更绚烂——故宫藏中国古代秋景山水画[J];紫禁城;2007年11期

6 杨惠东;张僧繇"没骨山水"试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03期

7 牟瑞平;杜甫秋意诗简论[J];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02期

8 何庄;试论杜牧诗歌的喜秋意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9 王立;中国文学中的主题与母题[J];浙江学刊;2000年04期

10 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J];文艺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保忠;中国古代雪景山水画造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赵娟;论《周易》的时间观念—一个文化史的视角[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相国;四时的美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保传;先秦儒道时间观念史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9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679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d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