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汉画像石造型风格在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6:22
【摘要】: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在立朝的四百余年间,其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文化繁荣昌盛,在中国历史上成就了雄伟壮阔的“大汉气象”,而闪耀于此中的汉画像石艺术更是因其深沉博大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别具一格的独特艺术魅力闻名于世。近年来,有关汉画像石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而研究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汉画像石本身,还包括了其在绘画、动漫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本文以汉画像石的造型风格为切入点,对其在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实践。第一章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二章首先阐述了汉画像石的概况,包括定义、产生与兴盛的原因、造型风格形成的文化基因以及造型风格的特点等方面,接着阐述了动画美术设计的定义及重要性,并分述了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分镜头设计的定义及关键点,最后分析了汉画像石造型风格应用于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可行性;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汉画像石的造型特征、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探究了其在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应用,造型特征中主要研究了角色设计特征、构图特征以及光影特征,艺术表现手法中主要研究了夸张与变形、拟人与象征以及空间表现,对提及的每个特征或表现手法,均采用举例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图片对比汉画像石与现有动画作品,着重阐述了两者的共同点;第五章阐述了原创动画《佛桃·升仙传》的创作思路和研究体会,主要阐述了动画创作的灵感来源以及创作过程中对汉画像石造型风格的借鉴和汲取,选取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及角色造型进行了设计思路的分析,并展示了绘制完成的分镜头手稿;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今后拟开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研究汉画像石艺术的同时,充分发掘其造型风格特点,并将其与现有动画作品的特点进行对比,尝试探讨了其造型风格特点应用于动画美术设计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并通过制作原创动画进行了进一步验证,为丰富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动画美术设计的题材和灵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8.7
【图文】:

曲线,舞乐图,衣袖,韵律感


图 2-1 《力士图》图片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a03c40100i938.htm“力”而言,“柔”则是一种上善若水的柔美,舞者轻盈的体都充满了生命的韵律感。图 2-2 是《舞乐图》,它曾作为中国念邮票的图案。整幅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舞女舞多样化的曲线,精妙地展示了衣袖飞舞在空中的姿态。

舞乐图,图片


图 2-2 《舞乐图》于:http://www.997788.com/29136/search_155_1283的内容美蕴含的自然和谐之美,不仅仅体现在美学层面学中,“自然”意味着生命、宇宙和精神的本源层面表现为避繁就简,返璞归真。汉画像石便了“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审美意境。图毫没有惊慌失措之感,反而在做着玩耍的动作烈的戾气,人与兽好似亲密的玩伴,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馆[J];江苏教育;2019年35期

2 贺优;;安徽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3 付冰冰;;徐州汉画像艺术文脉的服饰文化承传研究[J];淮海文汇;2017年03期

4 朱芳;;汉画像石之叙事美[J];戏剧之家;2019年11期

5 胡亚兵;;构建河南汉画像石图像资源数据库研究[J];河南科技;2019年02期

6 张红江;曹家昌;;汉画像石中骆驼形象图式浅析[J];美术大观;2019年04期

7 曾繁仁;;汉画像:中国传统“生命”艺术的诞生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8 庞一村;;以徐州汉画像石为介解读汉代院落建筑形式[J];建筑与文化;2018年07期

9 孙鹏;门丽;;徐州汉画像石中建鼓舞与长袖舞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2期

10 孟影;姚岚;;徐州汉画像石中“翘袖折腰”舞姿的美学价值探析[J];北方音乐;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月;;汉画像石中女性图像研究[A];十院校美术考古研究文集[C];2013年

2 李国新;;满石风动话线语——沂南北寨汉画像石艺术特色阐释[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怡村;;浅析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建;;汉画像石中动物形像的文化涵义[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瑞峰;;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的阴阳观[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世勇;颜道彩;陈庆峰;;滕州汉画像石分布解析[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冰;;从汉画像石看生存到娱乐的转变[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解华英;傅吉峰;;浅谈嘉祥县出土孔子、老子、晏子同在的汉画像石[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爱国;;山东汉画像石上孔门弟子图的启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婉尧;;浅论楚辞文化对汉画像石艺术的影响[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莎莎;严肃而不失趣味[N];中华读书报;2017年

2 中国汉画学会副会长、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 朱存明;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及特征[N];美术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蔡树农;汉画像石——敦煌前的敦煌[N];美术报;2017年

4 王云峰;从汉画像看中国传统绘画的来龙去脉[N];辽宁日报;2017年

5 马岚;汉画像石艺术的现实性与浪漫性[N];中国文物报;2016年

6 朱绍鸿;汉画像石的陈列手法[N];中国文物报;2014年

7 刘敏;别样历史的挖掘与书写[N];光明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唐红丽;大汉雄风今犹在 汉画像石书汉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唐红丽;汉代厚葬之风孕育了汉画像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蒋英炬 杨爱国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汉画像石研究应立足原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志君;汉画像石中的游猎图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8年

2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4 毛娜;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唐建;汉画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朱浒;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7 顾颖;汉画像祥瑞图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李亚利;汉代画像中的建筑图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鹏娟;汉画像石与楚辞的对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晴;汉画像石造型风格在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胡艺潇;徐州汉画像石神兽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4 路倩;刍议汉画像中舞蹈形象与“汉唐舞”剧目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5 马雪莱;河南汉画像石中乐舞艺术的图像学研究[D];四川音乐学院;2018年

6 郑雯心;汉代孝子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7 高雯珏;中原地区汉画像中阙的图像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8 韩秀秀;滕州汉画像石艺术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9 李琴;汉代百戏及其音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张幼幼;浅析鲁南、苏北地区汉画像石中马的造型语言[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26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26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