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探究牧溪禅画风格对后世文人画写意观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1 16:16
【摘要】: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北宋时期绘画的“师造化”、“尚理法”、“重传神”到偏安一隅、残山剩水的南宋时期,绘画风格逐渐演化出“马一角、夏半边”这样局部式构图样式,同时也出现了减笔概括,神形兼备,意象性表达的绘画表现手法。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特殊历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外有蒙元压境,内有奸臣当道。南宋孝宗之后,表面的繁华已经是濒临崩塌的边缘。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由盛唐安邦定国平天下,转向弘扬道德精神自我修养。主体道德自觉是宋代士大夫最为关心的事。但降以真宗,便跌入奢侈糜烂、挥霍无度、盛礼缛仪的深渊。士大夫阶层参禅之风盛行,清寂自然、淡泊适宜多为士大夫阶层所推崇。正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以牧溪、梁楷、石恪为代表的带有写意观念的禅画风格的画家,禅宗画尽管与文人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文人画仍然与禅宗画所追求的禅境、禅意有着形式或内涵上的联系。其中牧溪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存世数量还是所画题材相对于其他禅宗画家要丰富许多。由于南宋时期工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十分频繁。日本僧侣乘商船入宋,巡访佛教圣地,赡养佛祖遗迹。同时也为中日之间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牧溪的绘画正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传入日本。牧溪在日本水墨画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十分深远,在日本被尊称为“日本画道大恩人”。而南宋当时的主流绘画群体对于牧溪的作品评价并非中肯。元代汤W暥阅料庵执星苛倚匆夤勰畹撵且浴按炙孜薰欧ā甭邸C鞔衅谀料行匆夤勰羁急晃饷呕纱刈ⅰ⑽铡⒔杓

本文编号:2799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99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