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视角下的3D壁画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14:05
【摘要】:3D壁画作为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新型绘画方式,在继承了传统壁画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巧妙的融合了当代因素,形成了独具时代特征的艺术语言。与传统壁画相比,3D壁画的功能、形态更具时代特点,将当代的互动性、商业性融入到传统壁画的观赏性、装饰性之中,从而产生了全新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它不再只是精英式的绘画,而是更加注重宣传大众文化、增加观众互动式体验的载体。其以立体、逼真、细腻的艺术效果及通俗、开放、流行的特征,成为了当代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文章以当代的视角为出发点,从四个部分对3D壁画的语言进行探究。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总的论述写作思路。第二章节为相关理论概述。首先界定当代艺术视角的内涵,说明当代的审美导向,然后从3D壁画的定义、发展历程及语言的基本属性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节为本文的研究重点。以当代视角下3D壁画语言为论述主体,通过举例论证,从构图形式、造型特征、线条处理、色彩表达四个方面对3D壁画在当代所呈现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节为其在当代的价值及创新发展,分析了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3D壁画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在全新的领域得到创新与发展,使艺术语言实现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元化的交互体验。全文的研究始终以当代为视角,围绕3D壁画语言展开,以基础理论和案例分析对3D壁画语言的当代特征进行解读,最后提出3D壁画语言的当代价值与创新。图24幅;表0个;参41篇。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8.6;TP391.41
【图文】:

壁画,莫斯科,地铁


赏者都在创作自己个性的艺术,探求艺术中自己的个性审美中都凸显强烈的个性理念。概述的定义思义是指墙壁上的艺术,墙壁是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因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于是就发明在墙上绘画的方式来装根据记载壁画是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汉朝已经,早期的壁画多数依附于石窟、墓室、寺庙、道观的墙并不断扩大了绘画墙壁的类型。壁画艺术在东西方的发史源远流长,许多市政厅、宫殿、地铁都有充满地域风铁站的壁画(如图 1)就具有独特的沙俄民族文化风情。

网络图,龙池,锦鲤


- 25 -图片来源:网络图 15 《龙池锦鲤》Fig.15 Order of brocade carp鲤》(如图 15)是一幅充满吉祥寓意的 3D 壁画,经常在展出。整体来看龙池锦鲤的配色具有鲜明的写实特征,阶过白色配色打造出光影的效果,壁画中的鸟、猴子、荷花中这些形象的配色,整体色彩搭配协调并且写实,有很强内就让观众感受到水池锦鲤的真实。言中,色彩的视觉表现性质是重要的,受社会因素、个性

壁画,珠海


将 3D 壁画作为一个新的景点可以吸引大众,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加强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如图17)(如图 18)为珠海市的魅力壁画村,整个村子的墙面上都被绘制了 3D 效果的壁画,充满了艺术气息的欧洲小镇文化,一个充满珠海特色的渔文化的旧村改造项目,绘制者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进口颜料使画面色彩长时间保持亮丽。通过这次的改造使珠海这个旧村庄成为了一个以不同色彩,配以梦幻元素的文艺时尚生活区,3D 壁画的运用使珠海村庄渔文化更加突出,并且极具宣传性特色,一步一景,每个画面仿佛都在讲述一个浪漫故事,游走在其中可以让人不断地发现惊喜,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往珠海魅力壁画村观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晓飞;;3D立体画[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5年01期

2 侯自力;李汉桥;;平面三维立体画制作映射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09期

3 刘茂平;;后审美时代及其基本特征[J];理论月刊;2014年07期

4 唐建国;;壁画原创中的艺术语言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孙振涛;;视觉真实:作为3D动画美学特质的确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宋捷;;基于视错觉艺术作品的三维动画时空的塑造[J];装饰;2012年03期

7 李京浩;;互动式视错觉形式的表现与设计[J];美术观察;2011年05期

8 邓凯;盛建平;;动态视错觉研究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11期

9 石炯;构图与透视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J];新美术;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畅;繁复中的秩序[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2 陆洲;壁上艺术的新趋势-3D数字壁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2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02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