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套色木刻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20-10-22 00:03
本文首先对绝版套色木刻的产生及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在当代艺术背景下,在保持绝版套色木刻特质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艺术语境去创新和拓展语言才能推动绝版套色木刻更好地发展。其次,通过将绝版套色木刻与套版套色木刻对比,发现绝版套色木刻的优劣。然后,综合研究生期间对绝版套色木刻的学习和研究,对绝版套色木刻中的制版和印刷的材料与工具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适宜的类别去进行创作。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辅助绝版套色木刻的创作,创新绝版木刻的艺术语言。最后,浅析自己绝版套色木刻的创作实践。《蚁生》、《思域》等都市题材的灵感来源和作品的情感表达,以浅入深的创作方式并结合自己的语言研究陈述意念的艺术表现。
【学位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7
【部分图文】:
毕加索在晚年艺术创作中将独板多色的理论运用到麻胶版画的实践,其中《灯光下的静物》(图1.1.1)等一批麻胶版画都是在一块板材上逐刻逐印。这种麻胶版画的技法可以说是绝版套色木刻的雏形,但是它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是逐渐被忽视,对我国绝版套色木刻的出现没有任何影响。20世纪三十年代,油印套色木刻开始进入国内发展。随着广大艺术家创作的同时,不断有人将传统的套色木刻技术创新改变,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云南思茅地区出现了绝版套色木刻。绝版套色顾名思义就是独版上完成的颜色套印,把创作所有内容的刻制和印刷全部通过一块版来制作,根据自己的思路从浅色刻到深色或是从深色刻到浅色,刻完一个色版印一种颜色,板材的面积随着进度会越来越少,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减版法。因为用这种方法印制会使板材自然摧毁,无法去恢复,作品完成以后就不可能再印制同样的作品。绝版套色木刻主要有三种表现技法,根据现有的技法可以调整更加适合创作者自己的方式。第一种是白底法,将作品的纸张的白色作为画面的底色,由浅入深的色阶版次,以邻近关系色的阶次递进,其中张敏杰以学院为主的技术方式的表达。这样的方式印刷的作品一般油墨较薄,色彩明快透气。第二种是黑底法,将画面最深的颜色作为作品的底色,它违背了我们一般作画用色的规律,由深入浅的色阶版次,以对比色的色阶相互覆盖渗透,以贺昆为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反映地域特色的云南版画。这种形式的作品油墨堆积较厚且有油墨本身的光泽,画面颜色一般比较深沉。第三种是灰底法,用暖灰或冷灰作为画面的底色,其图 1.1.1 毕加索 《灯光下的静物》
但单一表现风情、民族的绝版木刻作品正在逐步消减,增强了主观表达和象征手法。中国美术学院的张敏杰老师从《城墙下的舞蹈》(图1.2.2)到《无题》系列作品,他不单单只是表现地域特色而是在作品中赋予内在的精神力量,他用象征的手法自导自演的去编排画面,每一个人物造型和背景地域我认为都不是客观描写的,是他主观将情感与画面结合的。通过对贺昆和张敏杰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生活的推进,艺术创作的环境也在变化,绝版套色木刻的语言同样也在发展改变。在现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当下的艺术语境在变迁,图 1.2.2 张敏杰《城墙下的舞蹈》图 1.2.1 贺昆 《原野》
昆先生在(图1.2.1)到后期的《如鱼得水》系列作作品不再一味地表现地域风俗,更多的运动向。在度过低沉期来到成熟期,不仅是国各地的地域气息作品正在国美术学2.2)到《无而是在作自导自演域我认为都不是客观描写的,是他主观将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生图 1.2.2 张敏杰《城墙下的舞蹈》图 1.2.1 贺昆 《原野》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0791
【学位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7
【部分图文】:
毕加索在晚年艺术创作中将独板多色的理论运用到麻胶版画的实践,其中《灯光下的静物》(图1.1.1)等一批麻胶版画都是在一块板材上逐刻逐印。这种麻胶版画的技法可以说是绝版套色木刻的雏形,但是它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是逐渐被忽视,对我国绝版套色木刻的出现没有任何影响。20世纪三十年代,油印套色木刻开始进入国内发展。随着广大艺术家创作的同时,不断有人将传统的套色木刻技术创新改变,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云南思茅地区出现了绝版套色木刻。绝版套色顾名思义就是独版上完成的颜色套印,把创作所有内容的刻制和印刷全部通过一块版来制作,根据自己的思路从浅色刻到深色或是从深色刻到浅色,刻完一个色版印一种颜色,板材的面积随着进度会越来越少,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减版法。因为用这种方法印制会使板材自然摧毁,无法去恢复,作品完成以后就不可能再印制同样的作品。绝版套色木刻主要有三种表现技法,根据现有的技法可以调整更加适合创作者自己的方式。第一种是白底法,将作品的纸张的白色作为画面的底色,由浅入深的色阶版次,以邻近关系色的阶次递进,其中张敏杰以学院为主的技术方式的表达。这样的方式印刷的作品一般油墨较薄,色彩明快透气。第二种是黑底法,将画面最深的颜色作为作品的底色,它违背了我们一般作画用色的规律,由深入浅的色阶版次,以对比色的色阶相互覆盖渗透,以贺昆为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反映地域特色的云南版画。这种形式的作品油墨堆积较厚且有油墨本身的光泽,画面颜色一般比较深沉。第三种是灰底法,用暖灰或冷灰作为画面的底色,其图 1.1.1 毕加索 《灯光下的静物》
但单一表现风情、民族的绝版木刻作品正在逐步消减,增强了主观表达和象征手法。中国美术学院的张敏杰老师从《城墙下的舞蹈》(图1.2.2)到《无题》系列作品,他不单单只是表现地域特色而是在作品中赋予内在的精神力量,他用象征的手法自导自演的去编排画面,每一个人物造型和背景地域我认为都不是客观描写的,是他主观将情感与画面结合的。通过对贺昆和张敏杰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生活的推进,艺术创作的环境也在变化,绝版套色木刻的语言同样也在发展改变。在现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当下的艺术语境在变迁,图 1.2.2 张敏杰《城墙下的舞蹈》图 1.2.1 贺昆 《原野》
昆先生在(图1.2.1)到后期的《如鱼得水》系列作作品不再一味地表现地域风俗,更多的运动向。在度过低沉期来到成熟期,不仅是国各地的地域气息作品正在国美术学2.2)到《无而是在作自导自演域我认为都不是客观描写的,是他主观将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生图 1.2.2 张敏杰《城墙下的舞蹈》图 1.2.1 贺昆 《原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为云;;论黑白版画艺术魅力的永恒性[J];艺术科技;2013年05期
2 王玉辉;;绝版套色木刻50问[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杨琳;;来自茶马古道的当代版画艺术[J];艺术市场;2007年12期
4 黎炬;;绝版套色木刻技法与艺术表现[J];美术大观;2006年02期
5 郑旭;关于绝版木刻[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850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5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