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从宋代的墨竹看文人精神

发布时间:2020-10-24 10:45
   中国墨竹画经历千年犹自独美,天真质朴,雅致清新。竹子也是从古至今文人歌咏赞颂的植物,中国文人精神,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百花园中,竞相开放。竹子万年常青、中通外直这些特点都吸引了文人士大夫们,它象征着生命力的强盛、谦虚、有气节等这些都是大家赞美歌颂的,人们喜欢画墨竹画,并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画中,寄情思于毫末,以情驱笔,借笔抒情,达到了陶冶性情的作用并且把文人精神的表现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宋代是墨竹画发展形成的成熟时期,同时文人精神也慢慢发展起来。画家们以绘画墨竹、墨梅等作品用来抒情寄兴、状物言志,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审美趣味,开始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绘画中。秉持了写实的形式,但写意也已经慢慢发展起来,在朝廷“崇文抑武”的国策下,文人士大夫身份地位身份有了很高的声望,文人思想也竞相争艳,他们通过笔下的作品抒情寄景,状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其中最有影响力就属墨竹画。文人士大夫们把自己心中的感情融入到绘画中,通过墨竹画的形式呈现,把宋代的文人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面对各族部落的威胁,国家内忧外患,文人士大夫心系天下背负着国家的责任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自己不屈不移的气节和心中百折不挠的坚毅、旷达闲适的情怀展现出来,画家们通过竹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讴歌生命,传达出高洁的人格精神,将人性品质表现得尽善尽美。墨竹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题材,不仅仅是因为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更重要的是竹子自身的品性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将自己拥有的品格与竹子结合在一起,竹子所传达出的文人精神和人格品质是画家情怀和画面内涵的重要体现,竹子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是人的一种品格体现,也是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性品格的展现。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
【部分图文】:

墓室壁画,墨竹,文献,画竹


图 1 唐 李贤 墓室壁画 局部还有人认为墨竹创始人是王维子的痕迹,并且给与了高度的,孙位、张立则是写竹绘画开端易专为萧悦作诗《画竹歌》中西蜀美才女李夫人也是墨竹创

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竹,宣和


7图 2 李颇 《风竹图》146.2×44.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卷二十中,把“墨竹画”放在第一位的画家就任率落笔,不习他技,独有得于竹”③,李颇也是作品,就是他的《风竹图》(图 2),现存于台北竹子伴随着风舞动,栩栩如生。竹子根部苍劲有韵生动。在竹叶的刻画上也是非常生动,竹叶在的姿态表现的栩栩如生。浓淡墨的交互运用,把竹代文学作品选[M].沈阳:2011,10:284水照.苏轼传[M].天津: 2017,5:29[M].127

故宫,上海,徐熙,独立成科


1×99.2cm 上海故宫博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月琳;;竹文化对宋代文人画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余连祥;;中国古代墨竹画论中的几个基本范畴[J];艺术广角;2002年06期

3 王逊;苏轼和宋代文人画[J];美术研究;197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丹;墨竹小史[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4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54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