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观物取象—版画创作中的符号语言

发布时间:2020-10-26 00:08
   传说上古伏羲氏以符号的形式创造出八个代表大自然规律的卦象,“观物取象”是符号最初的形成过程。很多人认为符号无法定义,符号学家赵毅衡给了符号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出发点: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1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符号是被艺术化了的生活形象,是生活的言说代表,而符号的运用则是构架艺术的灵魂桥梁。黑格尔将不同的艺术种类看成不同性质的符号,认为“建筑是用建筑材料建成的象征性符号,诗歌是一种用声音造成的起暗示作用的符号”。~2苏珊·朗格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抽象的,因为一件艺术品就是符号,艺术家的任务自始至终就是在创造符号。”~3笔者认为个人符号的选择和确定是艺术家风格成熟的标志,是构架画面语言的重要角色,是艺术家理念传达的工具也是艺术家情感宣泄的出口。宇宙万象充当画面中的个人符号并不是为了再现自然的简单摹写,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创造进行艺术加工变幻为画者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穿过作品中的个人符号,可以窥见其作者的气质、性格、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笔者介绍了符号语言的诞生,定义了符号,交代了艺术与符号的关联。其次,笔者利用枚举的方法列出了五种版画创作中的符号语言,同时通过对“镜”与“灯”关系的探讨,揭示艺术创作中的个人符号的意蕴,通过谈艺术中的复刻与不拘泥于物的自由创造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利用好“镜”与“灯”的关系来打造个人符号,并在对“物”与“象”关系的界定中,突出了艺术家思维加工及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最后,笔者将分析自身作品中的符号语言。通过本篇论文,笔者试图开拓版画创作的新思路。
【学位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7
【部分图文】:

观物取象—版画创作中的符号语言


米开朗琪罗,《Crucifixion》,油画,1540年卡西尔曾提出过一种论调:“艺术可以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

观物取象—版画创作中的符号语言


胡一川,《到前线去》,黑白木刻,1932年,20.5×27cm

观物取象—版画创作中的符号语言


草间弥生,《APumpkinYB-C》,丝网版画,2004年,33×38.5cm除去南瓜她还喜爱画蘑菇,画硕大的花朵,画动物,画身边一切她想表现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亚力;;形式其外,意味其中——徐冰访谈[J];艺术·生活;2006年05期

2 齐凤阁;论版画的当代性[J];文艺研究;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2856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56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4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