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画派”花鸟画写生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212
【部分图文】:
图6何海霞《四季花卉·册页写生》70年代何海霞在“文革”开始的那几年漂泊在河南、湖北等地,1970 年被下放到陕西富平的农庄,但他却从来没有放下画笔,在此期间仍然坚持写生,《四季花卉 册页写生》(图6)就是他平日里的花卉写生小稿,册页从左到右依次是丝瓜、荷花、梅竹、菊花、水仙,画幅虽小,看似简约,却把每一种花卉的形态和神态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了。何海霞将传统的笔墨语言结合眼前的景物,截取一株或一片有选择地写生,不刻意去追求传
图11何海霞《月晓风清》80年代图12何海霞《荷花六屏》1994年派”的花鸟画家一方面学习文人画、院体画、民间画等传统验,另一方面深入生活写生,广见博闻,将民族艺术语言与,打破传统花鸟画的常规创造出独特的笔墨语言,在符合客调自发的抒情写意性以及艺术形象生命力的表现,运用主观
图12何海霞《荷花六屏》1994年“长安画派”的花鸟画家一方面学习文人画、院体画、民间画等传统的形式,吸收前人的艺术经验,另一方面深入生活写生,广见博闻,将民族艺术语言与自己深层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打破传统花鸟画的常规创造出独特的笔墨语言,在符合客观物象规律性的同时更加强调自发的抒情写意性以及艺术形象生命力的表现,运用主观性的色彩表现生命独有的特征,营造出诗一般的现代意境,以反映新时代的新生活和新风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战强;;再望长安画派——论《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J];艺术评鉴;2018年15期
2 刘西洁;刘英;万毅锋;;从“长安画派”到“黄土画派”——论陕西中国画的地域文化特质[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8期
3 刘艳卿;屈健;;民族传统与时代新貌——论“长安画派”的艺术精髓及其当代价值[J];美术观察;2017年03期
4 屈健;刘艳卿;;历见与重构——口述史方法与“长安画派”研究[J];美术研究;2017年02期
5 刘西洁;;“长安画派”的地域文化特质[J];公关世界;2017年20期
6 阿莹;;生活激发的笔墨新变——长安画派艺术成就刍议[J];美术;2015年04期
7 刘艳卿;屈健;;多元描述:口述史视野中的“长安画派”——兼议口述史方法及其问题[J];文艺研究;2016年07期
8 贾峰;;为“长安画派”立传——读屈健《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J];华夏文化;2015年02期
9 辛晓星;;野怪乱黑赏清泉 节选《长安画派之研究 康师尧卷》[J];艺术品鉴;2018年31期
10 珞珞;;炎黄之胄[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艳卿;“长安画派”口述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屈健;“长安画派”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李波;赵望云绘画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心怡;“长安画派”花鸟画写生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2 王子健;康师尧花鸟画及其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8年
3 安顺毓;长安画派与新金陵画派山水画创作风格比较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
4 赵东方;“长安画派”的写生观及其对当代绘画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7年
5 申丽平;唐代“长安画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菲;长安画派的艺术心理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7 马俊芳;“长安画派”山水画写生观念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7年
8 周仲铭;修军版画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9 毕季青;崔振宽山水画的艺术风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10 都乐;论唐山水画家王维的美学思想对长安画派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3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8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