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与虚空 ——季大纯绘画图像意味解读
发布时间:2021-01-07 14:35
在70年前后出生的这一代艺术家中,“后新生代”①艺术家季大纯无疑是独特的。他的艺术作品既不表现当下重大的社会题材,也不介入主流的艺术潮流,又与学院的油画创作风格拉开距离。他完成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顾自话的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他创造出以“精微”和“虚空”为绘画图式特征的独特的画面构成形式:以大片虚无空白为背景的画面中间放置着刻画得精致细微的主体物。这种独特的图式营造出既有古意,又弥漫着超现实主义的令人费解的氛围,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具有独特的视觉表达和精神诉求,给日益陷入到僵化的、样式化的当代艺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同时,正是由于季大纯过于个人化的诉求和表达,与当下社会环境和艺术潮流渐行渐远,对于其艺术的深入发展与精神维度的探索都将带来一定的阻力。本文以季大纯精微与虚空的绘画图像特征为切入点,从对季大纯的绘画艺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中,梳理出季大纯绘画图像意味,从中探寻季大纯绘画的精神内涵以及其艺术作品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价值考量。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季大纯独特的绘画特征与其自由开放的教育背景分不开,同时也由其个人性格使然;其次,通过收集和整理季大纯从1993年至2009年间的...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季大纯绘画图像意味的形成
(一) 内在个性促成独特的绘画图像
1. 精神的洁癖
2. 狡黠幽默的性格
3. 记忆的碎片
(二) 教育经历助推独特的绘画图像
1.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蒙养
1.1 “虚空”的空间意识
1.2 “精微”的笔墨技法
2. 现代高等学府的培养
2.1 新锐的创作思维
2.2 不拘常规的创作手法
二、季大纯绘画图像特征的精微与虚空
(一) 精微的绘画态势
1. 精细稚拙的影像效果
1.1 细致奇异的造物
1.2 敏锐微妙的图式转借
2. 细腻雅致的视觉表达
2.1 非此非彼的混搭元素
2.2 精雕细琢的超现实视觉图像
2.3 优雅唯美的感观化处理
(二) 虚空的图像意境
1. 虚幻空灵的东方风致
1.1 超然出世的现代文人气质
1.2 虚无空寂的历史宿命感
2. 传统图像演绎当代意味
2.1 对优雅幽秀的消解
2.2 对浪漫诗意的反叛
三、“精微与虚空”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创新与局限
(一) 精微与虚空是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新的视觉表达
(二) 精微与虚空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局限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物与精微——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另一种景观[J]. 张晶.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02)
[2]“当代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含义[J]. 沈伟. 美术观察. 2007(12)
[3]点到为止[J]. 朱朱. 东方艺术. 2007(07)
[4]涂鸦、移情与无意识[J]. E.H.贡布里希,郑弌. 美术观察. 2007(02)
[5]功利至上的艺术——20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略意图[J]. 靳卫红. 美术观察. 2006(04)
[6]大纯的幽默 与季大纯对谈录[J]. 栗宪庭,季大纯. 东方艺术. 2006(07)
[7]赛伊·通布利[J]. 李旭东. 世界美术. 1995(03)
[8]中国古代画論选注(六)——山水性情[J]. 王珂,唐志契. 美术. 1963(04)
博士论文
[1]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 王鑫.南京艺术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空白”—艺术的灵魂[D]. 桂哲.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6273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季大纯绘画图像意味的形成
(一) 内在个性促成独特的绘画图像
1. 精神的洁癖
2. 狡黠幽默的性格
3. 记忆的碎片
(二) 教育经历助推独特的绘画图像
1.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蒙养
1.1 “虚空”的空间意识
1.2 “精微”的笔墨技法
2. 现代高等学府的培养
2.1 新锐的创作思维
2.2 不拘常规的创作手法
二、季大纯绘画图像特征的精微与虚空
(一) 精微的绘画态势
1. 精细稚拙的影像效果
1.1 细致奇异的造物
1.2 敏锐微妙的图式转借
2. 细腻雅致的视觉表达
2.1 非此非彼的混搭元素
2.2 精雕细琢的超现实视觉图像
2.3 优雅唯美的感观化处理
(二) 虚空的图像意境
1. 虚幻空灵的东方风致
1.1 超然出世的现代文人气质
1.2 虚无空寂的历史宿命感
2. 传统图像演绎当代意味
2.1 对优雅幽秀的消解
2.2 对浪漫诗意的反叛
三、“精微与虚空”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创新与局限
(一) 精微与虚空是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新的视觉表达
(二) 精微与虚空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局限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物与精微——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另一种景观[J]. 张晶.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02)
[2]“当代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含义[J]. 沈伟. 美术观察. 2007(12)
[3]点到为止[J]. 朱朱. 东方艺术. 2007(07)
[4]涂鸦、移情与无意识[J]. E.H.贡布里希,郑弌. 美术观察. 2007(02)
[5]功利至上的艺术——20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略意图[J]. 靳卫红. 美术观察. 2006(04)
[6]大纯的幽默 与季大纯对谈录[J]. 栗宪庭,季大纯. 东方艺术. 2006(07)
[7]赛伊·通布利[J]. 李旭东. 世界美术. 1995(03)
[8]中国古代画論选注(六)——山水性情[J]. 王珂,唐志契. 美术. 1963(04)
博士论文
[1]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 王鑫.南京艺术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空白”—艺术的灵魂[D]. 桂哲.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62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6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