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体验的主题体验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09:37
本文试通过对学生现有体验的多维度分析,探讨如何开展基于学生生活体验的美术主题教学,即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好的融入到美术学习中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1、在生活体验与美术教育的紧密关联性上进行课程设计。2、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3、分析学生的体验构成开展查补式的教学,归纳体验教学的各种模式和开展方式。4、探讨主题探究下的自主学习。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实验和对任课老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主题体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可实施性。本研究发现: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主题课程下的体验教学有利于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也使课堂形式更加的多样。根据上述结果本文建议:1、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课程设计,着眼于增加学生相对欠缺的体验素材的积累。2、学校、家长、社会各方密切配合,在做好安全防范的同时,放手地让孩子充分参与到社会实践中。3、应注意体验学习是一种学习...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步骤
第四节 关术中休验教学的释义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六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二章 美术主题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外主题休验教学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关术主题休验教学的内涵
第三节 关术休验式教学的必要忭与可实施性
(一)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 休现新的关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 符合当代中小学生心理特点
(四) 休验式教学符合关术创作的规律
(五) 弥补学生休验的短板
(六) 有利于校本教材的设计
第三章 主题体验教学的模式分析与探究
第一节 主题休验教学的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节 主题体验课程开展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主休意识
(二) 感官训练
(三) 搜集整理休验素材的能力
第三节 主题休验教学的多维度的分析与整理
(一) 研究资料的多维皮分析
(二) 影响休验教学效果的因素
第四章 课程设计案例与实施结果分析
第一节 课程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课程实施结果与分析
(一) 表格统计整理与分析
(二) 美术休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研究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调査(学生)
附录(2) 问卷调查(老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究体验式教学[J]. 马丽娜,南纪稳.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06)
[2]体验及其生成[J]. 陈佑清.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2)
[3]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 沈建. 中国教育学刊. 2001(02)
[4]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 孙俊三. 教育研究. 2001(02)
硕士论文
[1]高校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设计研究[D]. 乐晓蓉.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90921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步骤
第四节 关术中休验教学的释义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六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二章 美术主题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外主题休验教学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关术主题休验教学的内涵
第三节 关术休验式教学的必要忭与可实施性
(一)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 休现新的关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 符合当代中小学生心理特点
(四) 休验式教学符合关术创作的规律
(五) 弥补学生休验的短板
(六) 有利于校本教材的设计
第三章 主题体验教学的模式分析与探究
第一节 主题休验教学的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节 主题体验课程开展策略
(一) 培养学生的主休意识
(二) 感官训练
(三) 搜集整理休验素材的能力
第三节 主题休验教学的多维度的分析与整理
(一) 研究资料的多维皮分析
(二) 影响休验教学效果的因素
第四章 课程设计案例与实施结果分析
第一节 课程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课程实施结果与分析
(一) 表格统计整理与分析
(二) 美术休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研究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调査(学生)
附录(2) 问卷调查(老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究体验式教学[J]. 马丽娜,南纪稳.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06)
[2]体验及其生成[J]. 陈佑清.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02)
[3]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 沈建. 中国教育学刊. 2001(02)
[4]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 孙俊三. 教育研究. 2001(02)
硕士论文
[1]高校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设计研究[D]. 乐晓蓉.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90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90921.html